李克强如何将“中等收入陷阱”巧妙转化为商机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3 09:21:42

专栏作家余木撰文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谈中等收入陷阱,莫非这是他今后施政的其中一个重点?不过,知情人士表示,李克强的谈话重点,并非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将“陷阱”变为“商机”。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3亿中等收入者 消费力巨大

“中国有13亿人口,中等收入者已有3亿人,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力量。”李克强前天(亦即「双11」光棍节当天)主持召开本届政府第11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第一个议题就是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扩大内需,他借机阐述对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看法。

就在本周一(11月9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时,亦主动提到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问题。

据有出席座谈会的知情人士反映,李克强认为,“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的核心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现在的汇率水平和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如果中国平均每年增长6.5%以上,那么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可以在2020年达到1.2万美元,如期实现小康目标。这也意味着,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目标。

中国的人均GDP,从2012年6,100美元,上升到2013年6,995美元,再递增至2014年7,594美元;而新近发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所披露,现在中国人均GDP为7,800美元。不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都是位居中等收入国家之列。

总理新观念 挑战与机遇并存

李克强表示,历史上很多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经济社会就会出现停滞,面临诸多挑战。他强调,中国现在也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走势低迷,一些机构推测,短期内不可能快速复苏;另方面,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迭加,新旧动能转换异常艰辛。

的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仅有13个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终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因此,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实是一个严峻考验。

不过,李克强却提出一个崭新看法,就是中国必须要确立一种观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巨大挑战,也是巨大机遇。

“如果我们按照目标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当然,机遇愈大,困难和挑战也就愈大。”李克强不讳言:“当我们愈来愈接近这一目标时,困难和挑战可能会变得前所未有。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到困难,同时,也要更加坚定信心,上下同欲,奋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既然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李克强如何将“陷阱”化作“商机”呢?他倚着的,就是全国已有3亿中等收入人士。倘若未来5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有着6.5%以上的增速,中等收入人士的数量将愈来愈接近美国的人口——现时超过3.2亿人。

顺应消费转变升级 扩大内需

正如李克强所强调,内地拥有的3亿中等收入人士,确实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力量,市场必须主动迎合这样的新变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原因就在于此。李克强认为,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民众对消费品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确实正在转变、升级。他指出,政府要清醒认识到这一变化,顺应形势,扩大内需,而消费品产业要积极应对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主动参与竞争。

凡事一分为二,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李克强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紧抓商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