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观察 > 正文

融资难让部分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2014-12-03 11:05:35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之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浮30%,也就是7.8%,这个融资成本企业可以承受。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近日,一位民营企业家向记者痛陈银行融资“潜规则”层层拉高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有的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资本市场高息融资。

贷款搭售保险民企老板一年保险费数百万

“现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大多数成本是在中间环节被消耗了。”广西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经理刘钢(化名)向记者透露。

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为了维持存贷比平衡,企业取得贷款后,一般需要将50%的款转为银行存款,但企业需要照付利息。这50%的款项,银行会以“承兑汇票”形式开出,“这实际是银行增加资金流动性的‘白条’,但一年下来贷款方将增加6%至8%的成本。”记者了解到,“以贷转存”,虽然被禁止了,但目前仍以潜规则方式广泛存在。

企业以土地、厂房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银行一般只能以评估价值的30%至50%放款。而如果有担保公司出担保函,就可以让银行将贷款额做到评估价值的80%。政府性的担保公司担保费一般是贷款额的4%,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收费则更高,担保公司一般还要求贷款企业存入15%左右的保证金。

一个民企业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评估值1000万的抵押物,即便通过担保公司也只能贷款800万,除去存给担保公司15%的保证金,可用资金只剩下640万。

银行还经营有一些理财、保险等金融衍品,放贷时会“搭车”销售,“例如银行发放一年期1000万的贷款,就会要求企业老板买15万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企业老板出事了,银行就会受益这1000万。”刘钢表示,自己一年仅保险费就要花300万。对于银行增加收费的伎俩,因为企业处于弱势,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银行的种种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此前召开的“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20%,甚至更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告诉记者,很多企业的融资成本在25%以上。

“8000万资金过次桥,折损600万”

“过一次桥,伤筋动骨一百天。”刘钢表示,“为贷款‘过桥’,实体企业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向小贷公司、民间资本市场高息借款,以还银行尾账继而再次从银行贷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实行的是“还旧贷新”,也就是企业要将原来借款还清之后,才能再贷新款。不少企业老板表示,一期贷款到期后,企业要将原来借款全部还清后才能续贷新款,如此“大还大借”不利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如果贷款到期、企业又没有足够现金还贷,就必须求助“贷款公司”借钱“过桥”。

刘钢告诉记者,以目前广西为例,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过桥”,一般以一周为一期,一期为2分利,两期4分利,三期6分利;而从还银行上一期的贷款到银行下一期贷款放出来,一般需要3周以上,“1000万的资金经过这一‘过桥’,60万就进了小额贷款公司。”

过桥’还款是一种在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公司去年因‘过桥’损失不少。”浙江一家从事生态保护的企业负责人说,“可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好的信用评级,再高的利率企业也不得不为之。”

据银监会与央行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但允许向不超过2个商业银行同业拆借不超过注册资本额度50%的资金。知情人士说,这一政策助长了小额贷款与银行的勾结,“一边是银行延迟放款速度,一边是小贷公司收取高额利息。一个资金‘过桥’过程,实体企业相当于被银行和小贷公司做了两次庄。”

广西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我有8000万的资金‘过桥’,花费了600万,这些钱跑到小贷公司去了。实体经济的钱全部被抽到这些小贷公司去了,他们抽走的都是实体企业的血液。”

记者了解到,相当部分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等欠缺,银行借款无门只能在民间融资。“我做工程承包的,除了住房以及塔吊、推土机等机器设备,根本没有抵押物,银行也看不上我们这种企业。做工程需要垫资时,只能向‘朋友’借,刚开始借得少时月息两分还行,现在有时候三分、四分都难借到了。”一名企业家说。

专家:超过90%的中小企业无法在银行融资

“根据测算,一般企业投资收益率都低于20%,与民间借款的利率已经接近,而这一高融资成本势必让企业难以为继。”刘俏说,梳理可以发现,当前“跑路”的企业老板几乎都涉及民间高息融资,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柳州正菱集团实际控制人廖荣纳今年年初逃往境外后被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涉及民间债务超过30亿。除廖荣纳之外,今年以来,曾放言收购悍马的四川腾中重工老板李炎、青岛君利豪集团老板王莉、福建天成集团董事长黄水木等企业“大亨”纷纷失联,无一例外与向民间高息融资有关。

刘俏认为,当前银行紧缩银根,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而国有企业有可以充分利用的行政资源,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有着良好的政商关系,而民营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脆弱的的板块,因此受影响最大,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民间高息借款渡过难关,一些无法维持下去的企业只能“跑路”。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主要是融资渠道窄、信息不对称。”刘俏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尤为突出。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有近5000万家,而超过90%的中小企业无法在银行融资,金融业的覆盖面太窄,中小企业只能寻找小贷公司、影子银行等融资途径。

业内人士认为,应加大力度清理整顿银行业不合理收费,督促取消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进一步缩短贷款发放、展期、续贷等审批流程,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过桥”环节。

相关热词搜索:融资难

上一篇:鼓励民资进入 完善投融资机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