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观察 > 正文

夫妻国企工作税后年薪60万 合理规划实现提前退休
2014-12-15 22:12:13   来源:新京报   评论:0 点击:

本人姓李,和太太均在大型国企工作,双方都有“五险一金”,收入目前比较稳定,两人年薪税后共计60万元。但本人工作压力很大,一年中需国外出差8个月。女儿今年8岁。

目前拥有住房3套,现住一套110平米的单位福利房产,价值400万。其他两套投资房产,市值共约300万,目前均出租,租金共5万/年。有辆25万的车,已使用6年。

家庭积蓄:目前无任何负债,存款50万,基金15万,另有25万的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

家庭支出:每月1000元基金定投,家庭保险支出3.2万/年,生活费6000元,其他支出5万/年。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李先生目前拥有的可流动资产量为90万元(其中存款50万元、基金15万元、可提取住房公积金25万元),家庭无负债,年度净结余48.4万元,资金比较宽裕。但考虑到李先生家庭未来的生活计划,还要将现有资产及年度净结余做一下合理的安排,以期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实现目标。

在李先生的理财目标中,退休养老规划和女儿教育金规划是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其他的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费用支出调整。

理财目标

太太身体欠佳,考虑要提前退休(50岁),需要做好保障。

理财目标

考虑未来10年内换套大面积的住房,500万以内(两套投资房产不卖).

理财目标

希望通过其他投资渠道,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预期达到8%的回报,为将来养老、健康做准备。

理财目标

准备10年后送孩子出国留学,需要大致准备多少教育金;采取何种方式筹备。

提前退休可考虑年金+重疾险

李太太考虑要提前退休(50岁),建议购买一个期限较长、收益比较稳定的年金型保险产品,类似于领取养老金,每月可固定领取一定的生活费。

按李太太的年龄段,以目前在售产品举例,每年可交保费5.2万元,连续交10年,满50周岁先一次性领取6万元,再每月开始领取2600元生活费,可领到100周岁,加上每月的退休金,保证退休后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到李太太80周岁时还有一笔9万元的“贺寿金”。

另外,由于李太太身体欠佳,可考虑购买医疗补充型重疾险,由于近年来的雾霾天气、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频频曝光,不仅李太太,建议李先生全家每人均配置重疾险,将因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设计方案为:李先生年交保费9030元,交30年,保额30万元;李太太年交保费7980元,交30年,保额30万元;女儿年交保费4290元,交30年,保额30万元;合计保费支出21300元。

组合贷100万可10年内换大房

李先生目前拥有价值400万元的住房,考虑未来10年内换套大面积的500万以内住房,100万元的缺口有两种方案可供考虑:

方案一:全款支付。以李先生家庭每年扣除各种费用支出(包括保费),假设每年净增30万元,十年之内全款购房可实现,虽然没有按揭压力,但这种方式使得家庭可流动资金紧张,应对突发事件风险加大。

方案二:首付400万元,贷款100万元。考虑到李先生夫妇在大型国企工作,年薪60万元,每月公积金在1.2万元左右,可使用公积金加商贷的组合贷款形式,贷款期限10年,月供1.03万元左右,公积金可覆盖,在李先生退休之前能够还完月供。

建议李先生选择方案二,因为目前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4.5%,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差异不大,购房采用按揭的形式将家庭现金流压力大大降低,使李先生一家轻轻松松住进大房子。

“国债+理财+基金”实现增值

李先生希望达到预期8%的年回报率,假设李先生为平衡型客户,追求财富的稳健增值,现有流动资产90万元,建议做以下配置:

其中为李先生配置了5万元的货币型基金,作为家庭备用金,可随时赎回,工作日T+2到账,以备不时之需。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属于风险投资,收益随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也有可能面临亏损,预期收益只用以测算,仅供参考。

定投可在孩子上学时分批赎回

李先生的女儿今年8岁,考虑到10年后送孩子出国留学,依照历史数据,学费成长率在4%-6%之间,仅依靠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短债基金,难以达到4%以上的报酬率。假设每年留学费用预计20万元,加上衣食住行预计需要准备100万左右。适用于子女教育金的投资工具包括:教育储蓄、教育年金保险、投资中低风险的基金产品等,建议将投资工具相结合。

首先,建议购买教育年金保险,以目前在售产品举例,每年交保费5.4万元,连续交十年,孩子18-21岁期间可每年领取10万元的教育金(合计领取40万元),28岁一次性领取50万元,此笔资金可用于孩子的婚嫁金或创业金。

其次,李先生家目前每月已有基金定投1000元,建议提高基金定投金额至4000元,选择一只股票型/指数型基金和一只债券型基金,十年累计投资成本48万元。此笔资金可于孩子上学期间逐年分批赎回、随用随取。

相关热词搜索:60

上一篇:散户如何避免成为牛市炮灰:不错过与不过错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