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观察 > 正文

外媒:日宅男沉迷游戏不结婚 拖累国家经济
2014-12-18 13:20:09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评论:0 点击:

福布斯专栏作家Joel Kotkin撰文“宅男不结婚的危害:日本将迎来一个极度老龄化的未来”

日本最近再度陷入衰退,对此人们已经进行了诸多探讨。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学家都聚焦于“安倍经济学”(Abenomics)的效用,这项刺激和结构改革计划一度被大肆宣传,曾被视为是扭转日本经济颓势的关键。

上周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大选中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让他得以继续推行自己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是:日本危机的核心问题并不在其国会,也不在工厂车间,而是在人们的卧室中——日本的低生育率已经持续了近一代人的时间,该国现已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损害可能已经无法弥补。

宅男不结婚的危害:日本将迎来一个极度老龄化的未来
日本内衣制造商黛安芬国际公司推出了一款“停止出生率下降”主题文胸

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在1995年见顶,而美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自那以后增长了21%。针对日本的预测令人担忧:根据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on Longevity)提供的数据,到2050年,该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从现在的7,900万下降至不到5,200万。

自从在2010年达到1.28亿的峰值以后,日本的总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这些趋势注定了日本经济和社会将陷入长期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和印度等竞争对手的劳动力将在长期内保持增长。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快速增长,但近年开始出现下降——有人估计,这种趋势最早是从2010年开始的,原因就在独生子女政策。

一些国家,比如德国或新加坡,试图通过引入移民来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但是对日本这样一个先天孤立的岛国来说,这种办法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日本有一项名为“外国研修生”的计划,从外国引入短期劳动力,但该计划引起了争议,一些外来劳动者声称自己受到了欺骗和虐待。

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该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3岁,让日本成为了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之一。或许,如一位日本官员所说,只有当每个人都拥有一种“赶紧死”的意识,日本的衰退才能回到可控范围内。

不过,显然日本的老人们并没有在排队自杀。因此,到2020年时,日本的成人尿不湿销量预计将超过婴儿尿不湿。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40年时,日本8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人口;到2060年时,日本如今的1.27亿总人口预计将下降至8,700万,而其中有将近四成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财政成本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数十年间,老龄化已经让曾经“勤俭持家”的日本变成全球高收入国家中政府负债水平最高的一个。老年人对更多帮助的需求(尤其是医疗保健服务),加上规模不断萎缩且越来越多从事临时工作的劳动年龄人口,这是安倍政府不得不上调消费税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拖慢日本经济复苏的一个因素。

外媒:日宅男沉迷游戏不结婚 拖累国家经济

这些趋势已经坚持了数十年的时间。社会学家穆里尔·若利韦(Muriel Jolivet)在她1997年出版的《日本:没有孩子的社会》(Japan: The Childless Society)一书中指出,日本女性正在放弃母亲这个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男性不愿意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这种趋势在之后的10年中持续加速,到了2010年时,日本进入30岁的女性中有三分之一是单身,而进入40岁的女性中有大约五分之一还没有成家。这个比例是1960年时的八倍左右,是2000年时的两倍。根据社会学家丰田美嘉(Mika Toyota)的预测,到2030年时,日本将会有近三分之一的男性在50岁时仍然未婚。

很多日本年轻人不仅逃避婚姻,而且现在有非常明显的迹象表明,他们对异性的“性”趣也不大。根据日本性教育协会(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Sex Education)提供的数据,性行为活跃的女大学生比例已经从2005年时60%的高点下滑至2012年时的47%。

很多人已经探讨过一个被称为“草食系男子”的日本年轻人群体,与结交异性相比,他们似乎对漫画、电脑游戏以及网络社交更感兴趣。而且,由于很多日本年轻人只做兼职工作,他们跟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更长了,这进一步拖累了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哪个社会能够蓬勃发展,从长期来看肯定不行。如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是所谓的“动物精神”(它在二战前后的日本无疑发挥了这种作用),那么如今这种精神显然正在消退。随着物价下跌和机遇萎缩,对成家立业感兴趣的日本人越来越少。

相关热词搜索:外媒|日宅男

上一篇:揭秘房价暴跌的5大受益者 楼市不具崩盘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