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
由于国家在招生政策上对于贫困地区有优惠,有扶持。少数官员就看到了其中所隐藏的巨大“机会”,利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为自己的子女修改户口所在地,让他们去和贫困生争夺教育资源。这种做法是对于国家支持贫困生教育政策的釜底抽薪,大大减弱了政策的实效性,是对于贫困地区学生受教育权的一种变相侵蚀。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官员这种权力滥用就否认这些政策本身的天然合理性,这些优惠政策是在正视农村城市教育“先天”二元差距的前提下,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后天”弥补之策。
然而,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前提下,这一做法也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们在初入大学时不幸“撞墙”。教育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知识、能力等各种素质渐次累积的进程。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硬、软件的长期滞后于城市地区,引致农村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上落后于城市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加之,在从农村学校过渡到城市大学之后,他们所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同龄受教育人口,如此之突然转变很容易让这些“寒门子弟”感到无所适从。
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二元格局的现实语境当中,仅仅靠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特殊优惠来吸收更多的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当中,势必显得有些过于单薄。但是,我们又不能因为这一政策执行中所显现的弊端,就对农村地区教育支持政策因噎废食。
农村大学生,固然有着综合素质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等劣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对于从农村地区脱颖而出的优秀大学生,广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施以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这些农村大学生也要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用勤奋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作者:郭晓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