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01月14日讯
银监会近日已下发《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27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体资格。
业内人士认为,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实质性启动,即获得开办资格的机构不再走原有单笔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流程,只需在产品发行前进行备案登记即可。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认为,贷资产证券化是 盘活存量 大方向上的重要一步。预计2015年将陆续出台更多有利于银行资产调整和化解风险的政策,即进一步利好银行股估值提升。
研报摘要如下:
2015年证券化规模提速可期。2014年以前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难以扩大主要原因是法规对银行证券化资产中自留部分的风险权重要求过高(每单自留5%,最低档次风险权重1250%),使得银行资本的节约效果不明显,同时审批制流程和流动性不足使得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不足。信贷资产证券化自留部分的风险权重调低并改备案制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明显提速,乐观预估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可达8000亿,近全年新增信贷额度8%。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转化为流动性好的标准资产,同时对信用风险重新划分,实现发起机构的风险缓释。目前银行体系80万亿表内贷款而言,证券化加速将打开银行腾出信贷额度支持实体经济并优化信贷结构的空间。
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促进经营方式转变。通过信贷出表转移风险,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压力将减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银行经营模式从资产持有向资产交易转变。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在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银行除了作为发起人之外,一般还充当贷款管理机构和资金保管机构等角色,收取保管费和管理费等,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 盘活存量 大方向上的重要一步。预计2015年将陆续出台更多有利于银行资产调整和化解风险的政策,即进一步利好银行股估值提升。我们重申前期观点,在2015年没有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出现之前,估值修复将持续,重点推荐公司:浦发、平安、招行、兴业、中行。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财苑社区(cy.stcn.com)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cy.stcn.com。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xinpi.stcn.com。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