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01月14日讯
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以来,现货铜价大跌,月初报价46560元/吨,截止到1月13日铜价跌至44323.75元/吨,跌幅达到了4.8%,铜价亦触及五年新低。
生意社认为,供应过剩继续拖累铜价大跌。铜精矿供给相对充裕,加工费走高及四季度冲量使得冶炼厂满负荷生产,国内铜产量节节攀升,2014年9月产量为71.35万吨,10月创纪录达到73.27万吨,四季度产量继续保持高位。冶炼方面,冶炼企业开工率高企,但是下游需求不足,导致铜供给大于需求。进出口方面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铜进口量增加7.4%,触及纪录高位,因长单船货增加;2014年我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触及483万吨,超过2012年所及的465万吨的上一纪录高位。此外,油价继续暴跌、全球经济低迷也是拖累铜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后市来看,2015年全球铜新增产出还会扩大,预计2015年全球铜矿产量1900万吨,增加100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消费同比增长3.3%。供给端,随着冶炼厂的扩产,矿山产能增长导致的铜精矿过剩将会传递到精炼铜的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精炼铜供给增长超过4%。生意社铜分析师赵静认为,2015年国内铜市供需形势将较2014年更恶化,精矿市场的过剩将传导至精铜市场,预计铜价整体重心还将向下。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表示,铜价在1月份将会跌破40000元/吨,有望在37000元/吨时止跌企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财苑社区(cy.stcn.com)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cy.stcn.com。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xinpi.stcn.com。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