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冒名贷款! “被欠款”2000万元的背后,我们应该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冒用?
来源:证券日报网 发布时间:2020-05-15 09:30:07

最近一则江西男子因被冒名担保,欠银行2000多万元的事件成为了被关注的热点。很多人不禁发问,银行这么严谨的机构,为何会有客户在毫不知情中被冒名贷款,还背上了累累负债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

全国青联委员、山西初心律师事务所刘宗贤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了防范数据被泄露、减少数据滥用,应该尽早制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并应与其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互协调,构建体系化的个人金融数据保护办法。

数十张判决折射冒名贷款问题多

近日,江西某男子因资金周转需要去银行贷款,在贷款过程中显示其曾在银行贷款3000多万元,其中有2000多万元由于没有还款而逾期,因此被列入了征信系统的黑名单。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受害人向法院提出了申请,并做了相关的司法鉴定,最终司法鉴定结果显示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受害人获得了赔偿。

其实冒名贷款的事件时有发生,《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以“冒名贷款”为关键字统计,截至5月13日,发现了26起相匹配的涉及银行冒名贷款的判决案件。其中涉及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的判决有14起,涉及农村商业银行的有4起,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有6起,涉及国有大行的有两起。

记者查阅了裁判书的一些案件细节,发现其中有不少受害人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欠债”了,而最终为了维护权益而进入法律程序,有的时长甚至多达数年。一些金融业内人员通过职务上的优势违法以他人名义贷款为自己谋取不法利益。

比如下面这则裁决书中,有银行业内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用冒名贷款方式非法占有单位财产多达88万元。

2.png

还有下面这起案例,其中受害者在15年前被人冒名贷款用以住房按揭,后续没有偿还被拉成失信黑户,去银行办理业务时才发现自己“被欠款”了,遂走上法律维权的道路。

1.jpg

银行放贷是有着严密程序的,不但需要查验贷款者本人的身份,还需要审核所有的材料,需要本人现场签字确认,最后还需要本人的红手印。而记者查阅的这些“冒名贷款”事件大多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虽然证件是本人的,但是其他相关资料包括签名手印等都是伪造的。

事实上,类似事件爆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直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业务、谋取私利,是银行业的痼疾。某银行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其实银行系统里一直存在冒名贷款或者有人利用职权违规调取客户相关信息的行为,如果没有事发,那可能就不了了之了。而且出现“冒名贷款“事发时,大多是选择走“协商解决”的路子,是银行和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最近发生的一些银行业客户隐私信息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银行基层机构和经办人员保护客户隐私意识淡薄,相关制度与流程仍然存在漏洞,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行为。

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数据不被侵犯

其实除了被冒名贷款的事件外,最近还有银行未经授权,违规随意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重大事件发生。这一系列的事件敲响了大家对个人金融信息隐私保护的警钟,也提高了大家的个人隐私权益方面的意识。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业的个人信息保护要求日趋严格。2018年5月,银保监会曾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明确银行数据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央行2019年发布《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中也提到,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消费者金融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刘宗贤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针对金融机构的个人数据安全,还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和不足。如金融机构对个人数据安全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对侵害个人数据安全的相关追责机制不健全等。金融机构内部对于客户的信息安全应该有一定的行业规则。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了防范数据被泄露、减少数据滥用,应该尽早制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专门性立法,并应与其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互协调,构建体系化的个人金融数据保护办法。

他认为,在法律和监管上,未来应该在借鉴新科技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数据脱敏技术等方式,在充分挖掘金融大数据潜力的基础上,使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个人金融数据的隐私保护相契合。同时要严格落实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和保管者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泄露个人金融数据隐私行为的处罚力度,简化个人主体在隐私受到侵害之后的投诉程序,必要时可以引入相关行业自治组织进行行业监管,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安全。

董希淼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获取更加容易,而个人信息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保护客户隐私、确保信息安全,关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前两年监管处罚重点主要是金融市场同业业务方面。而近期来看,包括客户隐私保护在内的银行数据治理成为当前监管的重点之一。见习记者 余俊毅

标签: 冒名贷款 被欠款

猜你喜欢

深圳前海综保区9月进出口创新高 前三季度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6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 1%。9月当月进...更多

2022-11-08 09:27:13

深圳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纺织服装进出口560 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 4%...更多

2022-11-08 09:26:03

深圳成功发行2022年离岸人民币地方债 本次发行债

继2021年在全国率先成功发行离岸债后,近期,深圳市再次成功赴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深...更多

2022-11-08 08:53:04

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深圳前

商务部11月3日发布消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外汇局、...更多

2022-11-04 09:12:51

深圳发布一系列促消费扶持计划申报指南 支持批发

支持批发零售企业扩大市场、支持推动餐饮业升级、支持在深开设首店、支持在深举办首发首秀活动……...更多

2022-11-04 09:11:15

深圳前海助企资金服务平台上线 提升企业的政策获

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政策获得感,使前海各类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智能推送给企业,让...更多

2022-10-28 09:12:30

深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全国最多 9家属于

今年第三季度,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17家,是单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家数全国最多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更多

2022-10-28 08:55:12

转融资费率下调 两融业务利率水平跟投资者资产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调转融资费率、沪深交易所分别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后,券商两融利...更多

2022-10-27 08:33:01

前三季度安徽省超25亿元货物享RCEP优惠 推动外贸

10月11日,记者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海关共签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更多

2022-10-24 09:11:54

港交所拟降低科技公司上市门槛 第三季度香港首次

港交所也要下调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了。记者获悉,港交所19日刊发咨询文件,建议优化现有上市制度,允...更多

2022-10-20 08: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