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2022,拼命做多自己
来源:刘润 发布时间:2022-02-02 06:02:01

来源:刘润

作者:刘润

新的一年开始了。

有很多同学问,2022年,对个人有什么建议?

确实。之前的文章,我们分析了经济发展,商业环境,但比较少聊到关于个人的话题。

今天,我和你分享一些思考。关于个人战略,个人认知等等的一些思考。

2022年,在依然充满变化的环境里,要拼命做多自己。

毕竟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一切的关键。

我先和你讲一个故事吧。

一、以你的基础体能,根本轮不到拼技巧

2013年,我去环骑青海湖。3300米。6天。

我有一种强烈地感觉:自己的基础体能太差了。

原来,我以为自己很会骑自行车。因为我从小学骑到大学。

大学的时候,从学校骑车回家,我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去的,太熟练了。一边骑车,脑子里还一边思考事情。

但是,到了青海湖,我发现自己根本不会。

海拔3300米左右,我出现了高原反应,再加上一会上一会下的坡道,骑得非常难受。

难受到什么地步?我根本完成不了每天的骑行计划。

我只能请求后面跟着我们的汽车,先把我载到终点,等到第二天,再把我往回送10公里,送到我昨天上车的地方,往前继续追。

为了追赶前面的人,我只能咬着牙拼命骑。但骑着骑着,突然,双腿抽筋,疼痛难忍。

我直接硬梆梆地摔在了地上。

这样的事情,应该发生了不止一次。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昏天黑地,天旋地转骑了6天,估计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别人的鼓励吧。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基础体能太差了。因为别人环骑青海湖,就和玩儿一样轻松。

你骑车会双手脱把,以为懂很多技巧,但在真正专业的人面前,你是真的什么都不会。

2015年,我登顶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到了山顶,我不是热泪盈眶,而是痛哭流涕。太不容易了。

但是,一路帮我背着负重,陪着我爬到山顶的黑人兄弟,在一旁淡定地看着,一脸难以理解的神情。

这个黑人兄弟,连衣服鞋子都是破的。但他就这么闲庭信步地,一年登顶乞力马扎罗20多次。

这是基础体能的差距。我意识到,以自己的基础体能程度,根本轮不到拼技巧。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2022年,一定要拼命做多自己。让自己的「基础体能」变好。否则谈其他事情可能没有意义。

这样,不管外部环境多么复杂,你都能游刃有余。

那么,怎么办?

二、思考10倍好的战略

先思考最重要的问题,战略吧。

关于战略,我曾经和你分享过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五三一。

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干一年。

未来5年,错过什么机会,你会拍断大腿?

未来3年,你要积累什么样的资源和能力,能让目标实现?

未来1年,扎下去具体干什么样的事情?

5年和3年,是为了让你对时代保持思考,对变化保持敏感。

但是认认真真的干1年,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把想法,变成现实。

所以,在2022年,问问自己,「必赢之仗」是什么?

什么是必赢之仗,就是一定要做到的,非常重要的。重要到能让自己好上10倍。可能是工作,可能是投资,或者是其他,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具体的事情,感觉很忙,但其实是感动自己。只是捡了芝麻。但那个西瓜,就被我们扔掉了。

可能有人会说,10倍,太难了。那5倍,3倍也行。

重点是要有巨大的突破,否则怎么是战略呢。就比如说你的工作,看看工作流程,看看价值链条,哪些是多余的动作,哪个环节更稀缺。你优化,你移动。一个小小的变化,说不定就能让你变得更好。

然后,用PDCA的方法,不断行动验证。

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这就像一个轮子,一直往前滚动。

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和图景,就不会感到焦虑,迷茫。

三、提升认知

当然,想要做出好的战略决策,就需要比较高的认知水平。

到底什么是认知?

简单来说,就是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你能想得更远,看得更透。

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常说的思考模型,思考框架。

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多看书。每一本书,都是一套模型和框架。

因此,我强烈建议你,新的一年读50本书。或者30本。至少20本。

书的类别,你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一类是和工作,和个人比较相关的:商业、经济、管理、成长……

一类是和视野,眼界,兴趣相关的:历史、艺术、生物、物理……

这样分类的原因,我想很好理解。

我们当然需要「脚踏实地」,读一些看起来更加「干货」的书,这会帮助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仰望星空」,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常常能给我们更大的启发。

请你一定记住:看书,就是在锻炼我们的精神肌肉。

既然是锻炼肌肉,那么每个部位都要训练。否则,我们可能会被说「太势利」,或者「太空洞」。

而当你发现自己看不懂一些东西时,不要恐惧,更不要拒绝。你要拥抱这些陌生的知识。

因为,你开始点亮了原本黑暗的地图,认知开始得到了提升。

然后,你会拥有更多的认知模型和框架。

四、找到趁手的工具

而当我们在学习时,需要工具。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好的工具,能帮着我们提升学习的效率。

是的,所有工具的选择,都是为了能让我们学得更有效,更轻松。

我给你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每年在得到上听课的时间,不少于1000小时。当然不包括我写课(输出)的时间。我听课的速度,是2倍速。也就是每年仅仅从得到,获取2000小时的输入。平均每天6小时。

很多人问,你那么忙,怎么做到的?

比如有一天,我早上7:30起床,打开手机,连上酒店的蓝牙音箱开始听。洗完脸刷完牙,连上蓝牙耳机,下楼吃饭继续听。然后出门,去活动现场的路上听。活动9点开始,至少就听了1-1.5小时。

活动结束,比航班起飞提前2小时机场。路上又听了1.5-2小时。内容提前下载好,飞机上2小时。落地后回家路上1小时。

所以,我听了6-7小时了。因为2倍速,一天就听了13-14小时的内容。

为了这1000小时时间(2000小时内容),我买了四个蓝牙设备。

一个降噪蓝牙耳机,用于在飞机上听。因为飞机噪音大。

一个骨传导蓝牙耳机,用在在路上听。我在上海上班比较环保,一般是坐公共汽车上班,骑共享单车下班,落地上海坐地铁回家。这一路,不能用降噪耳机,不然听不到汽车鸣笛,比较危险。所以,用骨传导耳机。

我还有一个蓝牙音响放在箱子里。有的酒店配有蓝牙音箱,有的没有。没有,我就用自己的蓝牙音响。取下耳机,在酒店房间就用音箱,放松一下耳朵。

在家里,我还有一个防水蓝牙音响。放在浴室。洗澡时听。

有人问,听那么多,记得住吗?

别担心。听的目的,就是「过耳」。一旦发现一个现有知识框架上的有趣案例,一个独特的观点,一个有价值的数据,你的注意力就会自动集中。(这时你会发现,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思维框架是多么重要。)

然后,我就会打开手机上的一个文件「备忘录」,然后把它记下来。这个文件,自动同步到网上,同步到我办公室和家里工作室的电脑桌面上。我一有机会坐下来,就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和整理。

这就是工具的价值。

你也找到趁手的工具。可能是一副耳机,一架键盘,一本电子书……总之,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五、见50个人吧

除了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多看书之外,还应该多见人。

人是「活」的。

你会发现,这件事,原来他这么想。那件事,原来她这么干。

只是待在家里,就会变成大海中的孤岛。

你知道吗,有的公司,在设计办公室时,甚至会强制性让员工们能「偶遇」。

比如,公司里有一个小厨房,摆着点心饮料,让员工们可以自取。但是,进出厨房,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

也就是说,你会经常和很多人偶遇。

然后呢?然后,当然是聊上几句。你的项目怎么样,最近在看什么书,关注什么有趣的事情。创造力,想象力,有时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2022年,你也可以给设计一个「偶遇」的方法。

去见50个人吧。

让自己浸泡在好的信息环境里,沉浸在人才密度高的地方。

相信我,这对你的成长会有巨大的帮助。

六、学习一项技能

然后,我还强烈建议你,去学习一项技能。

这项技能,不是为了「赚钱」的,而是让自己「快乐」的。

什么意思?

在生活和工作中,毫无疑问,我们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压力太大,怎么办?

有的人会选择忍着,直到忍出病来。有的人会选择发泄,直到不可收拾。

显然,这样都不好。

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快乐」呢?

比如,看一幅美丽的画,听一首美妙的歌,跳一支美好的舞。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是基因的「奴隶」。为了生存繁衍,基因会让你做它想要的事,然后分泌一些让你愉悦的化学元素,作为奖励。

就像吃甜食,你会开心,但未必对身体健康有益。

而人类强大的地方,是竟然真的找到一种特殊方式,能让自己快乐。像黑客一样,黑进了基因的系统。

我的意思是,当你感到压力,辛苦难受的时候,除了暴饮暴食暴睡,也许还可以画画、唱歌、跳舞、弹琴、摄影……只要你能得到喘息,变得快乐起来。

如果有这项技能,这个爱好,你会变得更完整。对待不确定的生活,也会更有把握。

七、锻炼体力和心力

前面我们提了很多「软件」的建议,最后我们聊聊「硬件」。你的身心。

体力和心力,真的很重要。

生病了,躺倒了,你的战略,你的认知,你见的人,瞬间都失去了意义。

体力,在我看来主要是训练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的强弱,就相当于电池容量的大小。容量3000毫安的电池,几乎一定比容量800毫安的电池更加持久耐用。同样,心肺功能越好的人,越能轻松驾驭一天的工作。

训练心肺功能,你可以跑步。如果时间不够,你可以提前一站下车,快走回家。

还是太忙?也可以选择效率更高的方式:跳绳。

跳绳5分钟,相当于慢跑半小时。而且用正确的姿势,跳绳对膝盖的伤害,只有跑步的七分之一。

心力,在我看来主要是训练内心的恢复能力。

心力憔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快被压垮了。这时能快速恢复,满血复活,就特别重要。

一个训练的方法是,冥想。

冥想,越来越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冥想能降低与压力反应有关的神经和荷尔蒙指标。

也就是说,冥想作为一种放松和休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减压。高压的工作后,有时只需要10-15分钟的冥想,就可以迅速恢复心力。

怎么做?

你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挺直腰背,然后闭上眼睛缓慢均匀地呼吸。接着,把所有注意力都专注在呼吸上。如果发现走神了,再重新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继续专注呼吸。然后,等着时间到了,让闹钟轻轻把你唤醒。

网上也有很多介绍和教程,你可以去看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强大的体力和心力,你才能更放心地让自己变得更好。

最后的话

所以,这就是2022年,我对你的建议:拼命做多自己。

让自己有更好的「基础体能」,争取把起跑线比别人往前挪一点。

思考自己的战略,多看书,多见人,多学习,多运动。

这些事情,看上去特别微小,特别平常,特别简单。但恰恰是这些微小、平常、简单的事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2022年,拼命做多自己吧。

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编辑/irisz

标签: 做多 观点

猜你喜欢

微软Bing市场份额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软将ChatGPT集成进Bing,并在GPT-4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生成搜索体验,可谓抢尽“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图读懂 | 美股期权隐含波动率排行榜 (5.15)

隐含波动率(IV)是对一支股票年内价格变动的预估,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价格波动程度的预期,是期权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财报前夕,腾讯股价一度涨超4%,这次业绩将会有怎

在财报发布的前夕,腾讯结束了连续一个月的股价下行趋势,在5月15日一度涨超4%,说明市场对本次腾讯...更多

2023-05-15 18:28:01

【环球新视野】北水抢筹科网股!加仓腾讯近12亿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6 5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 HK)$、$美团-W(03690 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创33年新高了 环球精选

坚实基本面推动日股上涨,同时外资流入和回购潮支撑日本股市情绪。“股神”又押对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财报前瞻 | 获多名分析师看好,沃尔玛Q1业绩有

随着最新一轮财报季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周零售行业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沃尔玛(WMT US)$将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环球要闻:每日期权追踪 | 罕见认错!特斯拉召

编者按:《每日期权跟踪》紧跟期权市场,关注博弈动向,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机会参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强劲拉升!三大指数齐涨超1

富途资讯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午后强势拉升,恒指一度收复2万点关口。最终,恒指、国指涨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点云(02416.HK)今起招股,发售价每股10-12港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换通”正式启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举行互换通上线仪式,香港政、经两界大佬齐聚金融大会堂,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