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硬伤导致中国大券商屡屡出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8 09:00:00

首先,中国券业本来就不具备合格的“出生证”;其次,正因为先有市场再有法规,很多事情都是干起来再说;最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互相兼职,为牟取暴利创造了条件。

大券商又摊上大事了!

这次被证监会立案的是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而且是稽查总队直接出面;加上3天前国泰君安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董事会主席阎峰“失联”,至此,国内3家市值最大且全是AA级的标杆券商一起被查。在市场追问“券商股,还有谁是安全的”之间,周五,券商板块几乎全线跌停,而且拖累上证和深证指数分别大跌 5.48%和6.31%。

回顾历史,中国的券商要么不出事,要出事总是大券商带头出事。

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当时我国最大券商万国证券破产,后被申银证券合并,成为申万证券。

此后,“3·27”事件中同样违规却赚得盆满钵满的中经开(财政部直属,也是大券商)因银广夏事件,也宣告倒闭。

接下来落马的君安证券也是深圳最大的券商。

2004年1月2日,因挪用客户保证金数十亿元、疯狂坐庄双哈(哈药、哈飞)的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后宣告破产;先后三任老总被捕。南方证券也是当时我国的最大券商。

如今轮到中信、国信、国君们啦。

为什么出事的总是大券商?

首先,中国券业本来就不具备合格的“出生证”。沪深股市刚诞生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直到1993年4月才有国务院颁发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994年7月才有一部正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可以说,中国股市就是在“无法无天”的情况下野蛮生长的。谁最有胆量,最有冲劲,最异想天开,谁就能成为行业翘楚,上海最早的三家券商万国、申银、海通,就是这样靠一两个猛人猛打猛冲干出来的;君安、中经开等情形都相类似。当年,南方证券可以在证券法明文规定“不得挪用保证金”后,继续明目张胆地挪用数十亿元;今天,海通、华泰等四大券商也可以在证券法明文规定“证券开户实名制”后,“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中国券业先天就缺少法制观念,要么不出事,要出事就是大事,而且总是龙头大哥带头出事。

第二,正因为先有市场再有法规,很多事情都是干起来再说。加上证券在现代金融四大支柱中(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又长期处于较弱的地位,在急于“做大”的心理下,所谓创新往往就是“猛打猛冲”、“做起来再说”的代名词。20年前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是在“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下匆忙开出来的。同样,20年后的今天,那个“收益互换虚增万亿”的主角中信证券,其开展的“收益互换业务”,还有什么杠杆率可达5倍的“差异化的杠杆投资需求”,以及“股权融资、杠杆交易、策略投资、市值管理和创造结构产品等服务”,都是在“创新”大旗下,先试点再定规(甚至连“规”都没有),而有资格进入试点的,当然只能是中信、中金、银河、招商等大券商。

第三,作为监管者的交易所、证监会的负责人,与作为被监管者的券商、基金(往往是大券商、大基金)的负责人互相兼职、互有交集,给相互勾结、串通一气,违法乱纪、牟取暴利者创造了条件。如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先后担任沪深交易所总经理,已自缢身亡的国信证券总经理陈鸿桥,则长期在张手下任深交所副总经理;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曾任国泰君安董事长,等等。又要当裁判,又要当运动员,这哨子吹起来岂不是“黑哨”?!市场公正又如何维护?

本周末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到,要“进一步规范发行审核权力运行”,“对发审委员是否遵守回避制度、是否利用委员身份开展商业活动、是否滥用表决权、表决理由是否正当合理”进行监督,所谓“商业活动”云云,显然是针对那些在上市公司、券商、基金等商业单位中任职兼职的委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对证监会和交易所的有关负责人也作出此类限制呢?

标签: 券商 国大 硬伤

猜你喜欢

“AI四小龙”上市之路各不相同 旷视科技率先打响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与云从科技并称为计算机视觉四小龙,即AI四小龙。其中,商汤科技一直...更多

2022-11-04 09:23:13

业绩快报信息披露不准确 震有科技被出具警示函

11月1日,震有科技震荡走高。截至当天收盘,涨3 64%,报11 95元 股。消息面上,震有科技10月31日...更多

2022-11-02 09:21:51

谷歌Q3业绩逊于预期 计划继续放缓招聘并控制支出

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 US)第三季度销售额为572 7亿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的581 8亿美元,三季...更多

2022-10-26 08:56:14

提振市场信心 本月以来37家A股公司的实控人增持

10月23日晚间,宝明科技、赣锋锂业等公告称,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其实控...更多

2022-10-24 08:58:34

股价下跌!李宁就争议致歉 第三季度同店销售按年

主打国潮营销概念的李宁,近期在产品设计上受到质疑。李宁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品牌‘逐梦行&r...更多

2022-10-20 09:05:34

年内12家公司被要约收购 收购价较二级市场存在较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调整,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案例也明显增加。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3日,年内已有...更多

2022-10-14 08:56:17

正邦科技资产出售引市场关注 称大北农公告中部分

近期正邦科技和大北农的合作出现的风波引起市场关注。10月9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此前大北农...更多

2022-10-10 09:44:41

复星系减持两公司 港股复星国际继续回购股份

9月19日晚,复星系宣布减持了豫园股份和新华保险H股部分持股。此外,港股复星国际继续回购股份。豫...更多

2022-09-20 10:05:01

江南布衣净利润同比减少13.6% 存在品牌认知度、

9月15日,江南布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布衣)发布了2021至2022年年度报告,截止2022年6月30日,江...更多

2022-09-16 11:07:05

公司股票价格近期累计涨幅较大 ST曙光申请停牌核查

9月14日晚间,ST曙光(600303)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近期累计涨幅较大,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更多

2022-09-15 1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