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媒体曝光不良行为不是反思是抢眼球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布时间:2015-11-20 14:13:56

昨天是世界厕所日,一则来自地球另一端关于厕所的消息引起人们关注:据美国《发言人评论报》报道,由于大陆游客在美国黄石公园内蹲坐公共厕所抽水马桶,频频踩坏马桶座。新闻通篇看来,很难证明踩坏黄石公园马桶的就一定是中国游客,但网络再次激起一片批判中国游客素质之声。

从“外国小伙救人被讹”、“卢浮宫前洗脚”到“中国游客因不文明记录被美国遣返”。近年来,此类传闻一经报道,“国人素质差”之类的讨伐此起彼伏。真相被还原之后,留下的是舆论的尴尬与不服。

为什么事件发生,国人倾向于将责任大包大揽?我们的观念里什么时候种下了自黑的基因?《法制晚报》邀请学者教您理性面对层出不穷的自黑事件。

媒体曝光不良行为不是反思是抢眼球

过去,媒体对于不良行为的曝光多是为了反思社会不良行为,但由于媒体的娱乐化,它正呈现负面倾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解读了这种负面倾向的由来:中国传统媒体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商业竞争,传统媒体面临着经营压力大、市场份额缩小等困境。为了压缩成本,互联网反而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源。由于少数新闻从业者职业水准偏弱,没有核实新闻事实,又急于博人眼球,使之在与新媒体抗衡时,唯一的优势——公信力再打折扣。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本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把关人”角色,它既没有核实新闻真实性的利益驱动也没有这样的客观条件。网络天然的自由性和扁平化也让网民能够自由发声,即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中存在“沉默的大多数”,沉默者中不乏理性者,但是其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反而无法迅速传播。因此,新媒体中充斥着不少非理性的情绪化自由表达,影响着整个社会对事态的认知。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对本报记者说,理解的偏差是源自信息偏差的放大和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以中国人去海外抢购为例,消费者选购名牌或品质较高的商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中国百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佐证;中国的休假制度也势必导致国人出行相对集中。媒体过度解读中国的海外“血拼”现象,反倒让公众开始质疑中国游客的购买行为。传媒的“大惊小怪”与更广泛的国人缺乏对真相的了解相加,促成了一种畸形的舆论场。

斥责同胞不留情面偏激表达满足自我

针对近来发生的国人总爱把不文明行为“大包大揽”,遇到问题就一边倒地斥责同胞的现象,文军表示,这样的心态或许并非恶意,而是与我们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

他解释道,中国的教育历来崇尚内敛含蓄,讲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即便在当代中国,也通常出现社会学中提到的“分层下移”情形。它是指人们在进行主观判断时,倾向于将自己归于较低水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绪与谦虚、自律等品质出处一致。所以,并非所有的“自黑”都充满了敌对与仇视。

公众对信息的误读,是导致自黑事件频发的又一原因。文军对记者说,信息的误读包括刻意曲解与理解偏差。随着舆论发声方式越来越便利,确实有部分人借助媒体歪曲事实,表达偏激的观点。他们或是为了满足自我表达并试图以剑走偏锋的逻辑引导舆论,或是身为某种利益群体,刻意表达出一种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态度。而由于新媒体鉴别力尚弱,迅速发酵,使得部分偏激的观点貌似成为了主流观点。

转型期群体差异大个体判断力需提升

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社会所谓的“自黑”行为其实可以分为多种形式:纯属娱乐的自我消遣、借助媒体造势以期达到特定的宣传效果、反思和批判社会现象、纯属自暴自弃的埋怨。

他对记者说,每一个社会和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各种问题,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在群体之间或与别国文化的交锋过程中,暴露差异性或问题的频率也会有所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进程。加之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被无限放大,“自黑”作为一种情绪表达,在不断放大过程中,必然影响着公众的判断。

他认为,若是理性反思和自省的“自黑”实则有助社会进步,但前提是应提升个体明辨是非,基本区分事件性质的能力。

匡文波对法晚记者表示,传统媒体、新媒体中的知名媒体,及网络名人应当肩负起新闻把关人的责任,不能为博眼球刻意放大不准确信息和非理性个案,挑逗公众情绪。传播之前必须进行新闻事实核证,保持对事件冷静而科学的判断,方能帮助人们纠偏误入歧途的自黑行为。 文/记者熊颖琪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