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兰为何屡遭质疑?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1-30 04:04:01

17年过去,她仍处在是非的漩涡中

让人不禁要问——

平静的生活,对桑兰来说或许已是一种奢望,她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周四,有媒体撰长文还原当年她受伤时的种种“真相”,称“桑兰撒了一个17年的谎”。而这一次,桑兰不再沉默,她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以惯有的犀利语气毫不客气地展开回击。桑兰事件,看来仍旧没完没了。

选错律师 开局即陷不利

1998年在美国的友好运动会中受重伤,导致高位截瘫,桑兰的命运从此拐了一个大大的弯。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风波却证明,这并不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失误。

2011年4月开始,在受伤近13年之后,结了婚的桑兰突然选择了打官司。她向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索赔金额高达18亿美元的诉状,就此引起外界轰动。

按常理,桑兰是不需要这么多钱的。别说18亿美元,哪怕180亿,都不可能让她重新站起来,重新回归成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但这样一个天价官司,却让桑兰开始陷入舆论漩涡。很多人认为,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在报出这样一个数字时,其实她就已经主动站到了公众同情的对立面。更何况,被告当中还包括了桑兰受伤后在美国照料她的监护人,也就是常人眼中的“恩人”。

不得不提的是,这桩官司背后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丈夫黄健为她挑选的美国华裔律师海明。他是何许人?海明有着哗众取宠的前科,作为一个律师,他需要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和名气。而在桑兰官司中,海明依旧延续着他口无遮拦的风格,到处大放厥词,让人厌恶和反感。索赔18亿美元(后来又增加到21亿美元),显然不是桑兰的本意,正是海明的“杰作”。

没想到的是,双方翻脸会如此之快。2012年的3月,美国联邦法院公布了海明的《公开道歉》,他承认代表桑兰提交给法庭的指控是“失实的”,有“明显恶意”的,因此向被告做出“公开道歉”和赔偿,并“恳求他们的饶恕”。随后,他又把桑兰告上法院,骂她是“白眼狼”,彻底倒戈相向。这桩起初索赔达18亿美元的官司,演变成了海明向桑兰索要20000美元律师费以及3000美元房租的小案子。

树敌太多 最终陷入被动

桑兰受伤事故的责任方到底是谁,在不同的立场,各人会有各人的看法。但对桑兰而言,她打官司的策略并不聪明,或者说不厚道,因为她几乎把能沾上边的都告了。换句话说,桑兰攻击的人实在太多。

一开始,桑兰的起诉对象只包括5个机构和3名个人,列举了18项控罪,每项索赔1亿美元。而当桑兰抵达纽约准备打这个官司时,被告名单上列出的机构和个人多达25个,索赔金额调高到了21亿美元。

在桑兰的控诉书中,有一串长长的名字:美国体操协会、友好运动会主办机构、保险公司、罗马尼亚体操队的教练奥克塔万·贝鲁、她自己的教练刘群琳、在美监护人刘国生夫妇……指控的对象从贝鲁开始,后面衍生出数十个机构和个人,涉及到外国人、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她把身边能告的都告了一遍,她与曾经的朋友、恩师全部决裂。

这其中,最让外界不解的,或者说到后来让桑兰陷入极大被动的,是针对在美监护人刘国生、谢晓虹夫妇两人的指控。桑兰受伤后长期住在刘国生家中,在这个官司之前,桑兰曾在很多公开场合都感谢过他们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就像亲人一样”,没想到,官司一开始就把“亲人”推上被告席,这显然是与中国人所推崇的知恩图报的理念相违背的。

更可笑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海明的精心策划下,桑兰一方居然炮制出了“性侵案”,称刘国生的儿子薛伟森对她有非分之想,瘫痪后遭其多次猥亵和性侵,而证据则是黄健晒出的桑薛二人“亲密照”,“薛给桑兰买文胸”之类的话。甚至还让护理医生路平像模像样地出来作证,声称自己保留了十几年的“带血卫生纸”。诸如此类,简直是视大众为弱智,可以随意愚弄。

在过去的17年间,桑兰在媒体和法庭上不停地指控贝鲁撤垫子,却从不提供任何证据。以这样的方式来指控自己在生命危难之时第一个出手相救的人,也是常人难以接受的。甚至于她在博客中多次控诉几任保姆如何对自己不好,都让人觉得矫情。

其实,在1998年的那场悲剧之后,社会各界都给予桑兰极大的同情,有很多人伸出援手,桑兰自己也用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形象打动了很多人。树敌太多,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最后的结果就是失道寡助,人们不会相信:难道身边所有人都是错的,就你是对的?

这次最新的风波之后,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为她写了一篇《请让桑兰安静地生活》,这话一点没错。但无法安静的,恰恰是桑兰的内心,从开始到现在。关尹

11月27日

有媒体报道,17年来,桑兰一直指控罗马尼亚体操队的教练贝鲁在她起跳之前的瞬间撤垫子,说那是她摔伤的主因,而新证据显示,桑兰指控没有根据。

11月27日13时18分

桑兰微博回应,有人拿录像截图做文章,仅仅凭借几张截图就下了结论。

21时18分

桑兰微博点名质问新华社记者:要“铲除”我?

11月28日14时24分

桑兰发微博表示:你们揭出陈年往事,那我就不断更新当年事,21点见。

21时57分

实在对不住大家,孩子今天晚上闹着不睡觉,迟到了,向大家道歉。这是我开始还原当年的开始,并不是结尾,因此未必几篇就能写清楚,我动作慢,一篇篇来,新华网的这篇调查文章,既然是调查来的,要经受住检验!

22时51分

我不愿意和新华网撕逼,但因为名誉受损,我不会沉默,更不会软弱,你们提供了这些截图,更是我一次次的回忆,我再不惧怕那个瞬间!因为,我并不残疾!大家说的对,我不能用身体的残缺来示弱!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满嘴污物。

链接

新华社相关人士回应——不是和桑兰过不去

上一周,新华社甩出长文,桑兰连夜反击,博文更长。而白岩松等媒体人,也表明立场,以态度作为公器,各有情绪。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又为什么偏偏咬着桑兰不放?当真如主人公所认定,有人要“赶尽杀绝”吗?记者昨日采访了新华社相关人员,他们落落大方地回应:“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持续性长的新闻。”

17年来屡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并受广泛关注的桑兰,其案情,或者说一项新的论说浮出水面,新华社发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从她一出事开始,我们驻纽约的报道员就一直跟着这条新闻。包括之后的上诉、撤诉,一系列动态,等等。”来自新华社的声音称,此条线的记者一直关注着桑兰事件的进展,“最近又发现了一位美国运动科学家公开了他的结论。其实他的文章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发布了,但因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并不受人关注的科学家,而且其文章是在个人博客中更新,所以我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踪到这条新闻。”

桑兰出事,是大新闻。之后,没完没了的官司,是衍生物。有了新的证据,新的推断,拿来做文章,算得上是跟踪报道。新华社说:“并不是和桑兰过不去。我们的立足点是新闻本身。”华心怡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