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新榜出炉 市政环保领域添8名院士
来源:一财网 发布时间:2015-12-07 19:04:58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7日公布了今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两院今年共增选131名院士,其中中国工程院新增选70名院士,中科院新增选61名院士,其中女性院士12名,男性院士119名。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今天公示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中国工程院表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49名,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工程科技界的影响。

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出炉,共61人当选,平均年龄53.9岁,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69岁,60岁(含)以下的占88.5%。这是院士制度最新一次改革后,中国科学院迎来的首次院士增选。

在当天公布的院士名单中,数学物理学部有院士11名,化学部9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1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新当选的131名院士中,有8名新院士的研究领域为市政环保相关领域,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贺克斌、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杨志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倪晋仁、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陈发虎、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

张远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暨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于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工作超过20年时间,是目前中国大气环境化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城市和区域的空气质量的控制和改善。曾主持和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与示范”和“大气有机物的源解析技术”,曾获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二等奖三项。

贺克斌: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29篇(SCI收录132篇),总他引5306次(SCI他引2137次),SCI单篇他引最高280次,9篇论文进入ESI数据库“高引用论文”。出版专著5部。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的成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

杨志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质模拟方法、环境系统工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等,曾主持流域水环境、水生态与综合管理(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评价、水质模拟和污染风险预警预报物联网服务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项目。曾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清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主要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其中7项已获专利授权;取得国家、省级和厅局级科技奖5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1篇;创办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科研成果,取得销售额12000万元。

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我国污水深度处理领域著名专家。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兼水污染控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先后获得了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一等获奖3次。

倪晋仁:全国政协委员。任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会主任。主要从事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在动力地貌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曾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盟科技合作项目(INCO-DC)、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CIDA)等20余项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以及多项其它科技奖励。发表论文被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2部。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博士后十佳等荣誉。

陈发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今任兰州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包括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及其机制、全新世干旱事件与气候快速变化、主要沙漠演化年代学、晚第四纪干旱区湖泊演化和绿洲沙漠化、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化等。先后开展了西部黄土地层与黄土气候学、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全新世干旱事件、干旱区湖泊演化和西风区湿度变化等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

夏军: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及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文水资源方向教授,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水文学非线性理论与方法,生态水文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71篇、EI收录96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软件著作权12个。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水专项等国内重要研究课题近7个。2011年10月获得国际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2010年12月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