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家人45年来接力赡养5位外姓老人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5-12-08 05:59:13

前两年,在常州市武进区学府名门花苑小区,居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大家子在小区里散步:一对年轻小夫妻搀扶着一位80多岁的老翁,旁边跟着两位六七十岁的大爷,还有一个活泼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小女孩还会跟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爷爷,这也是我爷爷,这是我太爷爷……”这么多爷爷?小夫妻俩会笑笑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而老人们则会回答:“说来话长咯……”

两位年轻人就是刘伟和余美芳夫妇,而三位老人,分别是刘伟的父亲曹井飞、“二叔”党松喜和“爷爷”党文礼。两位党姓老人和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小两口无偿赡养了他们7年……现代快报记者 王益

除了父亲,夫妻俩还照顾两位外姓老人

余美芳今年33岁,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刘伟34岁,在学校食堂工作,夫妻俩都是普通工薪阶层。

几天前,两人的同事吴佳伟带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刘家,进门前他就说:“里面比较简单。”果然,客厅简陋得一眼就能看完,但厨房却像个秘密花园,壁橱里堆着一袋土豆,旁边摆着两口瓮,里面腌着酸菜,冰箱里满是切好的猪肉。

听闻记者来采访,刘伟的父亲曹井飞也想打个招呼,但他因患脑血肿一直卧床,连坐起来都要“二叔”党松喜扶着。见状,小夫妻俩连忙上前帮忙,刘伟给父亲穿好外衣,余美芳拧毛巾过来给老人擦脸,老人喉咙口咕噜了两声,她便立刻懂了什么一样,泡来一杯蜂蜜水,放在桌上晾着,趁这会儿工夫,又和刘伟一人一边,给老人按摩起了胳膊。

吴佳伟在一旁告诉记者,2012年他就知道了刘伟家的情况,“当时他俩还要照顾党松喜的父亲党文礼,3个老人,担子比现在还重,”刘伟工作时间不固定,家里大小事务都是余美芳在操持,“作为一个儿媳妇,能照顾好公婆就不容易了,何况还要照顾两个外姓老人。作为他们的同龄人,我很佩服。”而小区的门卫刘大爷说,早几年几个老人身体还硬朗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一大家子出门散步、游玩。

忙活完,余美芳瞥见党松喜身上的外裤,念叨了起来:“哎二叔,你又穿这条裤子呀!前几天买的新裤子呢?我给你找出来……”柜子里还有几条新裤子整齐地叠放着。其实每到换季的时候,她都会给老人添置几件新衣服,但老人总是舍不得穿。

接过侄媳妇儿递过来的裤子,67岁的党松喜笑了笑,絮叨起来:“我们老了做不了饭,他俩有时候中午回不来,就给点零花钱,让我们自己买。做饭也够他俩忙活的,我眼睛不好使不吃鱼,怕刺卡住了闹麻烦;我爸一天三顿都要喝粥,不吃水饺鸡肉;我哥又喜欢吃饺子,光主食就要准备三份不同的。

其实“二叔”“爷爷”和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那是怎么来到这个家的呢?事情要从曹井飞赡养过的、曾在这个家庭生活的另一位老人刘福东说起。那还是1970年的冬天,地点在辽宁铁岭,当时50多岁的刘福东到山里买柴,遇到了28岁的曹井飞。曹井飞看他家境清贫,又是大老远过来,于是额外加送了许多柴,并跟着走了3里地,把他送出了山。这个年轻人的举动感动了刘福东,于是他带着老伴时不时来看望曹井飞。

一段时间后,刘福东和曹井飞的感情日益深厚,曹井飞知道刘福东夫妻俩无儿无女,在询问过父母的意见后,把老两口接到了自己家,认作了干爹干妈,照顾起他们的生活。刘福东夫妇对待曹井飞也如同亲生儿子,曹井飞感念在心,坚持让儿子刘伟随了老人姓。

之后,曹井飞还赡养了晚景不如意的妻舅,2002年,干爹和妻舅相继得了脑血栓,偏瘫在床,曹井飞一个人照顾不来,便雇佣了邻村村民党文礼帮忙。曹井飞对两位老人贴心细致的照顾,让党文礼十分感动,主动提出不再收钱,只管饭就行。两个病人相继去世后,曹井飞干脆把党文礼认作干爹,请老人在他家常住了下来,党文礼从一开始的被雇佣来照顾人,变成了后来的被照顾。

那时党文礼的二儿子党松喜时常来探望父亲,和曹井飞也相熟起来,成了异姓兄弟,三人住在一起互相照看。2008年,余美芳和刘伟把三个老人从铁岭老家都接到了常州,照看他们的生活起居。直到前段时间,党文礼回东北过90大寿后就留在了老家。

45年来,这家人先后赡养过5位老人

接力棒代代相传,延续孝老家训

如今曹井飞已经年迈,无法照料这些老人,于是儿子儿媳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继续传承善举。“这么些年来,明明没有血缘关系,两个孩子却一直照顾着我和我爸,从没说过一个不字,也没给过脸色,反而为我们操心。”对于这些年的照顾,党松喜看在眼里,也暖在心里,党文礼对两个小辈也十分赞赏。

琐碎繁重的家务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精力,有时候刚拖干净的地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弄脏,床单可能一天就要换两次,也曾让余美芳倍感压力,但不会因此说老人。“怕他们多想,而且这些也不是他们的本意,人老了身体各方面自己也控制不了。我们也会变老,到时候可能还不如他们呢,所以只能多体谅他们,自己多干点。”

余美芳说,这些年来,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以孝善为先的家风,也时刻影响着她:做事先做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她要给孩子和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两人的女儿馨心今年6岁,刚上一年级,她告诉记者:“爸爸妈妈经常告诉我,要对爷爷和太爷爷好,要孝顺他们。”

她用自身行动

给学生上了一堂课

推荐人:同事 张燏

推荐感言:

从2008年开始,我和余美芳成为了同事,但是直到2012年,我才偶然得知她家赡养外姓老人的情况。她从没和我们说过他们遇到的困难,即使是在丈夫刘伟一度待业在家时。不用想都能知道,当时这两个年轻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靠着她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是有多难。

我曾去过他们家,亲眼看见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看见他们细心地照顾老人,当时我就觉得,他们实在是太难得了。孝顺、赡养长辈,这个责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只要老人在世一天,这个担子就没法卸下来,是一辈子的事情。百善孝为先,余美芳用自身的行动,身体力行,给学生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

清贫夫妻

抚养患病弃儿

后续报道

爱心夫妻入围

“中国好人”候选名单

12月3日,快报《感动中国》专题报道了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魏口村一对普通夫妻樊继志和范一霞坚持28年照顾盲傻弃儿的故事。日前,12月“中国好人”候选名单出炉,樊继志和范一霞夫妇成功入围。

1987年,樊继志从路边捡到了一个又瞎又哑的智障男婴,并给他取名叫樊小路,一晃28年过去了,大家看到了樊继志夫妇身上那份超越常人的耐心、那份无私的包容以及那份深沉无比的慈爱之心。现代快报记者 王晓宇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