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育院:跨越时空连接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经典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12-25 18:15:02

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吴楚 张炎良)明天即将迎来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的日子。他一生墨宝无数,有一个题词却鲜为人知。那是写在巴掌大的笔记本上的六个字:“又学习,又玩耍”。这样的大白话,像是说给娃娃听的,也确是说给娃娃听的——这是70多年前,毛泽东给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的叮嘱。这段尘封的历史被发掘出来,缘起于一部舞台剧,名字就叫做《延安保育院》。

“让历史从斑驳的墙上走下来,活起来”

——小羊我多羡慕你/能和妈妈在一起/请你告诉我/我的好妈妈/她在哪里?

——宝贝妈妈一直在这里/山水相隔凝望你/短暂的分离/是为了相聚/妈妈的心永远思念你……

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圣地大剧院的舞台上,稚嫩的童声与远方的母亲隔着时空对唱,灯光幻化的蒲公英飘落在每个人的头顶,黑暗中许多观众低声抽泣。

一位75岁的老人难掩激动,一度起身走出场外“平静一会儿”……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

另一位77岁老人看完演出后,走上舞台紧紧握住主演的手说:“虽然你还很年轻,但我在这里却特别想叫你一声‘妈妈’!”他是罗瑞卿的儿子罗箭;

还有一群十七八岁来自香港的青年,曾经参与过“占中”运动,却在看完这场演出后泪眼婆娑,甚至有人提议:“这么棒的演出应该去香港巡演啊!”

“几乎每个观众都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泪水洗刷灵魂,心灵得到净化。”这是一场怎样的演出?讲述了什么故事?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魔力?

《延安保育院》,这部红色历史舞台剧从第一次登台亮相至今已逾五年,“打造一部文艺经典,让挂在墙上的历史走下来、活起来。”这是总策划张小可的初衷:“历史不是复制的老照片,不是做旧的家具,不是流利的解说词……延安的故事有很多,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但延安保育院曾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以小见大,讲述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更贴近人心,更能打动人。”

舞台上让人为之动容落泪的分离,是历史上确凿发生过的真事。1935年至1948年,中共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革命将士和仁人志士舍家纾难奔赴前线,留下无人照料的子女或遗孤。幼小的生命有的在后方嗷嗷待哺,有的在枪林弹雨中转移,经受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但“马背上的摇篮”却给了他们无限温暖。

“延安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保育小学”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间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

这些孩子中,有李鹏、李铁映、邓林、伍绍祖、刘太行、任远征……“可以这么说,保育院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才。我们党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能够细心地考虑到接班人的培养和教育,的确是高瞻远瞩。”73岁的刘歌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刘歌和四个同样诞生于延安的小伙伴,在一个喂牲口用的笸箩里长大,他的父母要去东北,他由此被送进延安第二保育院,正是这家保育院跨越千山万水,突破无数艰难险阻,把140多个幼儿,无一伤亡地送到他们的父母身边,“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时杨家岭被轰炸得啥都没有了,边区大礼堂没有顶子,窑洞里都没有门窗。老师领着我们一边建校一边上学,操场到处长着草,宿舍没有门。我们就用东西把门和窗子挡住,睡在里面,老师睡在边上。有时候晚上有狼,经常把我们喂养的羊啊猪啊吃掉。”75岁的刘志文回忆。

“写大字,没有墨,就到延河河滩去捡石头,捡来一种红色的小石头,在石板上磨出红墨汁,可以代替黑墨汁写字。没有纸和笔,就自做沙盘,在盘中练习写字、认字。”72岁的马晓文回忆。

……这些老保育生的珍贵记忆,一点点被抢救记录。为了真实还原历史,2010年起,《延安保育院》的创作团队上北京、下重庆、走陕西、到南京,历时半年多,搜集整理了500多小时的录音和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在此基础上,升华、凝练、淬火。“在创作时,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这部作品能真实生动地反映保育院的生活,反映延安火红的精神,在大众广泛地接受和传唱中,将这段被当下人正在淡忘的历史,正在磨灭的红色精神重新拾起,通过我们的努力,延续中华民族永恒的声音。”总导演李捍忠如是说。

“这是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浪漫,一种至高至美人性的体验”

延安第一保育院旧址,窑洞四壁因洪水泛滥而斑驳。

时空交错,仿佛能看到土坯窑洞前,一个个身穿军装满脸稚气的孩子,正在和保育院的阿姨一起做游戏:滚铁环、丢手绢、跳圈舞、爬坑壕……飞扬的尘土落满了破旧的衣衫,但艰苦的条件,却并不妨碍孩子们快乐的天性;绵延的黄土高坡上,震天的安塞腰鼓,背靠着大山的西北汉子,用豪迈的鼓点敲醒沉睡的大地;火热的军民大生产,像熊熊烈火蔓延在延安这座革命圣地。

这些革命浪漫主义的场景,都在舞台上一一得到艺术化、意象化的展现:璀璨的星星漫天而落,纺织姑娘手中的丝线腾空飞旋,火红的绸带化身铁犁和五角星……

“这也是一种浪漫,不同于夜上海轻歌曼舞的小资情调,而是扎根于民族救亡与复兴的伟大征程,歌颂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当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他的人民不弃不馁,永远用充满希望的态度对待生活。”李捍忠说。

演出中有一幕,争议特别大。敌人进攻革命根据地,保育院需紧急转移,临时送来一位前线牺牲将领的孩子,却因人员有限安置不了,院长艰难的抉择中,带走了烈士的孩子,却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儿红霞留给当地老乡。有人为这一幕而感动落泪,也有人质疑“违背人性”,却鲜有人知,这背后其实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杨勇托付胡耀邦照顾自己的孩子杨小平,只有一匹驴,只能带走一个孩子,胡耀邦选择了把自己的孩子留下。

不仅如此,剧中的许多片段,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印证:老羊倌牺牲自己为了保护红军的孩子——老保育生常延生的外祖父就是为了保护孩子而被日本兵杀死;保育院院长不假思索跳进黄河为了救烈士的孩子——老保育生刘松柏的母亲为了保护好“公家的孩子”和两个文件箱,即使自己的两个孩子掉入河中而不敢救……

“文件箱里面放着所有干部、战士的档案和150个孩子的档案,这些档案不能丢失也不能让敌人拿去、将来解放以后孩子的父母要凭这些档案找到自己的孩子。当时过封锁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所以我母亲只能含着泪水,义无反顾地往前行。”刘松柏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

“和平年代生活久了,会忘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忘记那一辈人是如何出生入死浴血换来的民族尊严。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是一个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条件下苦干之余仍然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时代,是多数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牺牲自我的时代。”这是一个90后青年写下的观后感。

“要学会坐冷板凳,文艺经典需要锤炼,需要熬制,需要时间”

台上演出的演员,都是80后、90后青年。他们说,这个剧团和其他的剧团不一样,“一开始也不太了解这段历史,但是通过诠释剧中的角色,我感觉自己也获得了力量。” 90年出生的徐善涛在剧中饰演团长,老家在山东临沂的他笑称自己从革命老区到了革命圣地,“能用一部剧给人上一课,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延安不算繁华,剧团的生活极其单调,每天上午演出,下午排练和学习,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保育院院长柳媛的膝盖,长年是青的、破的,因为剧中有多处,需要跪在孩子面前。

“最苦的不是演出和排练,而是最初那段没有观众的煎熬。面对空空的剧院演出,最少时只有一两个观众。”柳媛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刚开始常态化演出时,因为知名度不高,题材也很冷门,观众少得可怜。“但仍然要坚持,我们彼此鼓励,即使台下只有一个人,也要不打折扣地完成演出。”

不可否认,《长恨歌》的成功经验,给了大家信心。同样是张小可一手打造的《长恨歌》如今火爆到一票难求,曾经也经历过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的过程。也正是他,在一开始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咬定青山不放松。事实证明,观众的选择不会错,《延安保育院》口口相传越来越有名,现在已经成了延安旅游一张最响亮的名片。“一部经典的作品,必定要经过时间的检验,3年的时间里,我们仍在不断地打磨改进,更新迭代。”张小可说。

60多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提出“文艺为了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自此之后诞生了一大批诸如《白毛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二黑结婚》等经典文艺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

60多年后,文艺座谈会再次召开,习近平提出“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当今社会恰恰是遗忘了那一段精神上最活泼最健康的时期。我们选择延安保育院作为创作题材,正是因为它折射出那个时代最宝贵的延安精神,并且是当代人能用同理心去理解和接受的。”张小可说,“非常希望这部剧能够让全国各地巡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保育院的故事,从一个一个小故事中,体味延安精神。这些故事折射出我们党在当年的幼儿教育中做了些什么,体现出人类最高的爱,这种爱已经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战争,超越了时空。只有超越的东西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