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天108个马拉松:贵州民间“跑痴”创纪录
来源:财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31 09:05:00

跑步数据

“跑痴”吴万兴

■跑步32年

■每年至少跑步300天

■2014年6月

才第一次跑马,全马成绩在3小时左右

没有熟悉的闹铃,不到6点,吴万兴却醒了。过去108天,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起床出门,接着,他要在朝霞中跑完42.195公里。昨天,是他跑完连续108个马拉松后的第一天,在创造不可思议的纪录后,吴万兴心里却多少有点怅然若失。洗漱、更衣、换上装备,来到熟悉的观山湖公园,几公里的路程对于他来说只是进入恢复期后的简单热身,只有跑起来似乎吴万兴才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对于这位49岁的律师来说,过去的108天,过去的32年,每一天与跑步相遇的日子,都仿若初见。

为宣传家乡 他要赤脚跑遍贵州

与其余业余跑者不同,吴万兴更喜欢赤脚跑步,而他挑战连续108个马拉松的想法也来源于此。跑完发朋友圈,这是大多数跑友都喜欢做的事情,有一次吴万兴就将训练照片传到朋友圈上,结果一位外地朋友评论道:“你敢赤脚跑步,你们贵阳真是干净啊。”受到朋友启发,吴万兴开始盘算,“为什么不能通过跑步来宣传家乡,为倡导环保做点贡献呢?”

不久后,在贵州一家电视台的促成下,吴万兴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今年8月,吴万兴在网上发布征集令,诚征各市县线路推荐员及陪跑嘉宾(贵阳、六盘水、遵义、毕节、安顺、黔东南、黔西南)。在开跑前,吴万兴宣布自己将赤脚跑遍多彩贵州,108天挑战108个全程马拉松,这意味着他需要奔跑4557公里。在他之前,“极限跑者”陈盆滨曾经连续100天挑战100个马拉松成功,创造了一个伟大纪录,如果吴万兴挑战成功,他将创造新的纪录。

首周脚就受轻伤

他被迫放弃赤脚跑

9月12日,在吴万兴经常跑步的贵阳市观山湖公园,他的108天“魔鬼马拉松”正式开始。对于常人来说,马拉松本就是挑战极限的运动,能够完成一次都值得庆贺,更不要说连续108天跑完全程马拉松了。但对于有着32年跑龄的吴万兴来说,即使在完成108个马拉松后,他仍然不觉得有多困难,“只有在第一周出了点小问题,其他的都很顺利。”

从开始挑战后,吴万兴每天5点过就要起床,6点过开始挑战,下午他还要看第二天的路线。不过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种活动,电视台方面也没有太多经验,在第七天的路线选择上就出现很大问题。“第七站在海拔高达2900米,有着‘贵州屋脊’之称的赫章县韭菜坪开跑,整个线路来回绕圈,坡度大,有好几次我都感觉自己坚持不下来了。”说起第七站的经历,吴万兴仍心有余悸,克服了高海拔和大坡度的他最终还是完成了挑战,不过首周的挑战也让他认识到了这个“传说级任务”的难度。“第一周脚就有点受伤,医生告诉我一定不能再赤脚跑了,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赤脚跑的计划,改为穿鞋跑。”

高中期间每天跑10公里

32年坚持练就“跑痴”

谈起此次壮举,吴万兴的语气非常平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毕竟跑了32年了,体质还是有保证。”32年前的吴万兴还在读高中,家住遵义湄潭农村的他每天上学都有7公里远,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他开始跑步上下学,“就这样跑了几年,平均每天应该都在10公里以上。”大学毕业后吴万兴成为一名教师,几年后,他又参加了司法考试,转行成为一名律师,但无论工作怎么变化,跑步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

从1984年开始跑步以来,吴万兴每年至少跑步300天。2014年6月29日吴万兴第一次参加跑马活动,贵阳半程马拉松成绩1小时45分,2015年7月05日贵阳马拉松赛赤足全马3小时16分零53秒,列市民组成绩第9位。“我全马成绩在3小时左右,但在这108天,为了保留体力,所以我尽量把时间控制在4个半小时,这样就不会太累,相当于晨练了。”如今的吴万兴在国内跑友圈中已经有了名气,但他却并不在意,对于他来说,跑步并不是一种成名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方式。

成都商报记者 李博

连续马拉松

请别轻易模仿

“跑步要量力而行,我一直感觉身体状况还不错,所以就不停地跑下去,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我也会选择放弃。”——吴万兴

今年7月,陈盆滨用连续100天跑完100个马拉松震惊世人,吴万兴也承认,他的连续108个马拉松正是受到陈盆滨的启发并希望能够超越他。此前世界吉尼斯曾为一名来自日本的长跑爱好者认证了连续52天跑52个马拉松的世界纪录,但此后吉尼斯便暂停了对此类活动的认证,因为他们不希望这项纪录让大家不停比拼最终造成伤害。

马拉松运动在中国越来越火,正因为如此,各种跑步牛人也开始层出不穷,他们超越极限,用超人的耐力在朋友圈中引起疯狂转发。而从陈盆滨到吴万兴,这些“超人”们又开始刷起了连续马拉松,但对于普通跑友来说,这种行为不要轻易模仿。马拉松原本就是挑战身体极限,连续跑完全马更是非常人能够做到,需要多年的跑步习惯,超人的耐力和恢复能力,另外还要有团队为其服务,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甚至猝死。成都商报记者 李博

更多精彩资讯>>>



新闻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