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散户化正在成为中国股市的常态。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公募基金才不可避免地加入股市被收割的“韭菜”大军。
2016年1月已经收官。回顾1月份的股票行情堪称惨淡。上证指数全月下跌22.65%,创出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同时也创出涨跌停板限制下的史上第二大单月跌幅。
覆巢之下无完卵。据媒体报道,被称为是专家理财的公募基金在1月份同样没有逃过巨亏的命运。统计显示,1月份主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分别达到24.31%和14.69%。其中股票配置范围为基金资产60%-95%的385只高仓位混合型基金1月份平均跌幅达到25.07%,其亏损幅度甚至超过了主动股票型基金。而该类基金月度跌幅已经超过了2008年10月跌幅,刷新偏股基金最大月度跌幅纪录。公募基金“专家理财”的形象被跌得荡然无存。
当然,在2016年1月股市总体下行的背景下,要求公募基金取得好的投资收益这是不现实的。不过,公募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甚至亏得比大盘的跌幅还多,这就难免会授人以柄。
通常说来,在下跌的行情里,轻仓或者空仓是减少甚至回避投资损失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过,对于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来说,注定难以回避这种下跌的风险。因为作为公募基金来说,其最低仓位是有限制的。如根据去年8月8日开始实施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下限由此前的60%调整到80%。也就是说,在1月份的下跌行情中,股票型基金的仓位至少都在80%以上,这就决定了这些重仓的股票型基金必然面临着巨亏的命运。
而基金经理的年轻化导致的投资风险激进化。投资基金的损失超过大盘的跌幅,这明显是投资基金在股票的配置上出了问题。这一点在部分混合型基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公募基金在股票配置上,过多地配置以创业板、中小板等中小盘股为主的成长股,这导致这些基金在1月份的跌幅偏大。而之所以会出现投资基金重仓位配置股票以及中小盘股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基金经理激进的投资风格有关。如果是稳健的投资风格,显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任职在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中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单从换手率来衡量,股票资产规模逾万亿的公募基金与普通散户并无太大区别。机构投资者散户化正在成为中国股市的常态。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公募基金才不可避免地加入股市被收割的“韭菜”大军。本轮股市震荡,除了杠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机构化的散户,即年轻的公募基金经理和民间炒股高手成立的私募基金。前者年轻气盛缺乏风险意识,而后者受强制止损线约束在急跌中被迫清仓,加剧了市场动荡。(皮海洲)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