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选择新加坡对中国有三大价值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09 07:36:00

专栏作家木春山在撰文中提到,新加坡对中国价值存在“三环效应”,中国借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三环外交”,确实可以实现本国、地区与国际利益的契合。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说到在新加坡要举行“习马会”的消息,提及几个小小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主要在两个层面,一是“习马会”突然爆出说明了什么?二是东南亚小国新加坡对中国的价值所在。

昨天说了第一个层面的事儿,没看到的朋友们可以翻看上一条微信文章。今天说说第二层面的观察——“习马会”能选择在新加坡举行,一个巴掌大的东南亚小国,对中国的价值在哪里?

在昨天微信的结尾,木叔简单介绍了一下对新加坡影响中国的思考,也就是说新加坡对中国价值存在“三环效应”,中国借以新加坡为中心的“三环外交”,确实可以实现本国、地区与国际利益的契合。今天就重点展开来谈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本国、地区与国际。三者利益的契合才能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对中国国家发展而言,新加坡历史上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今后的“贡献”可能更大。这种价值是有利于中国未来国家层面制度建设与发展的第一环。

在木叔看来,从中国的国内发展来讲,有两个需要在当下以及未来不太长时间“破题”的任务。一是国家统一,二是国家治理。

这两点是关系到官方所宣传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观察节点——长期分裂不能算民族复兴,缺乏善治肯定也不是民之所欲。而在这两点上,新加坡都会发挥自己独特作用。

两岸关系始终是中国发展的变数之一。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两岸关系风平浪静,但2016年之后或许会面临着一定变盘乃至变局的可能。“习马会”在台湾大选前两个月选择在新加坡举行,既是双方对台海大盘和历史共识认知的一次再确认,也是对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上特殊地位的一次再确认。

众所周知,两岸关系交流的基础之一是“九二共识”,这是当年海峡两岸半官方基金会和协会的汪辜在新加坡达成的,也是在新加坡已经故去的领袖人物李光耀当年斡旋与奔走下实现的。

此后两岸关系从这种“两会”接触,逐渐迈向“两党”接触,再到如今的“习马会”被定位为“两岸领导人接触”。两岸关系一步步的突破,新加坡凭借着海外最大华人社区这个难得的平台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木叔不清楚里面是否有更加私密以及暂时不为人知的一些操作,但光从媒体公开的报道中就能梳理出,新加坡确实客观上承载了两岸交流的一些“任务”。毕竟这个平台无论对大陆还是对台湾而言,都比较容易接受。

国家治理层面,木叔不想做太多解释。一是担心有些敏感,二是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简单说吧。一个组织如果要长期存在和做事,必须要有一套符合现代发展理念的基本民主制度,以完善自身及国家治理体系。

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多党制国家,但建国至今始终由一个党——人民行动党主导。这还不算,新加坡数十年来的政经发展,早已贴上了精英治国、唯才是用、多元种族、政治廉明、媒体民主等政治标签。这些肯定是中国管理者们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新加坡的朋友曾对木叔介绍,每年都会有很多中新两国干部双向交流,已然形成机制,中方对新加坡模式的理论和现实探讨也从未停止。新加坡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未来国家治理的一个样板。因而与沟通两岸关系相比,新加坡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价值与贡献可能更大。

其次,对中国发展地区关系而言,新加坡的地缘政治优势也会凸显。

木叔需要强调的是,2013年和2014年,中国召开了两次重要的涉外会议,一次是党内周边外交座谈会,这是历史上首次召开,规格级别非常高,七常委出席。一次是数年未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规格级别依然如是。两次会议可以看作是习时代中国外交基本蓝图和构想的一个总括。

这两次会议上都对周边外交做出了重要部署。特别是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工作方针。虽然周边外交的范围很大,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几个字更多地是倾向于描述中国与东南亚10个国家纷繁复杂的外交关系。

或者说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点。而新加坡就是东南亚国家,而且是东南亚国家里少有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大国”。

正因为新加坡在本地区,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优势非常明显,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良好与顺畅,才会对东南亚其他国家产生更多示范效应。

比如中国和新加坡在中国国内建立了两个中新产业园,最近还要在西部建立第三个中新产业园。这些合作项目对需要巨大资金和先进技术的东南亚国家而言,当然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这是经济层面的一个小例子。

从政治层面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一些领土纠纷,与新加坡则没有这些顾虑。相反,新加坡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东盟国家,又与中国交好的这种特殊身份,在诸如东盟会议等多边外交场合发声,避免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在这点上,中国和新加坡存在利益交集。

木叔讲个从新加坡朋友那里听到的一个小故事,来看看新加坡在东南亚的“责任感”。

1965年独立后,李光耀希望新加坡尽快融入东南亚,而当时不少东南亚国家都存在“华人问题”,一些国家还存在排华行为,对中国的警惕和敌视似乎不亚于韩国对今日的朝鲜。李光耀有华人身份,但不可能承认新加坡的“中国色彩”。

为此他曾说,东南亚其他国家全部与中国建交后,新加坡才会与中国建交。这也就是1976年他首次访华,但中新直到1990年才建交的原因。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新加坡在东南亚确实有着重要的责任感与高超的信任度,与新加坡发展友好关系,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意义重大。这是除了国家发展一环之外,新加坡在地区合作上,对中国价值的第二环。

第三,对中国延展国际空间,加深国际政经交往而言,新加坡也是重要的桥梁与纽带。这是新加坡对华价值在国内与地区层面之外的第三环。

中国现在最火的对外合作政策是什么?“一带一路”哇!新加坡正是中国“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性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新加坡附近的马六甲海峡,通过这里,中国可以实现与非洲、乃至欧洲更大范围的政治与经济合作。

此外新加坡是美国的准盟友,美军可以使用新加坡机场、港口,美国向其大量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时常举行。

在木叔看来,两国关系的最好阶段不是什么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是军事合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和新加坡的这一大一小关系,几乎符合这种最高层次国家关系与合作的意义。

因而中国与新加坡发展关系,其实有一个隐含的价值在里面,那就是促进“中美新三角关系”良性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的交好,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和美国在当地的合作与交流;中新关系不好,却可能让美新关系走得更近,本质上影响中美关系。

另外,中国和新加坡都面临着恐怖袭击威胁增加的趋势。新加坡在反恐方面的国内成绩有目共睹,在国际反恐合作中也有着先进经验。中新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也应该看到新加坡对中国发展的一些负面因素。比如刚才木叔谈到的美国因素。比如南海问题可能也会成为新加坡担忧中国的一个“借口”。木叔注意到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今年2月曾谈到如果南海局势不稳,英国可能部分介入。谈话的地点就在新加坡。

当然,这些所谓的负面因素并不是由新加坡执政阶层主观决定的,而是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定位的客观因素决定的。因而对中新关系而言,“看大局、看主流、看投入产出比”才更重要。

习在新加坡建国50年、中新建交25周年之际对其进行高调访问,并且把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安排在当地,可谓给足了面子。也足以看出中国对发展与新加坡关系的自信以及新加坡对华的三重价值所言不虚。(商业见地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