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携手中冶下了一盘怎样的棋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09 11:06:47

五矿携手中冶下了一盘怎样的棋?

中国两家冶金辅业领域的巨头企业在8日共同宣布实施战略重组,这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合并后中国有望新增一家排名前一百名以内的世界级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由是,国务院国资委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也减少到了108家。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战略重组专项沟通会上,五矿集团总会计师沈翎将两家企业的战略重组比作兄弟企业的深度合作,而且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兆祥则透露,双方战略重组将致力于打造一家世界领先的金属矿业集团。

按照战略重组专项沟通会所披露的情况,在战略重组的国资委批准之后,未来会分三个阶段进行融合,可能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第一个阶段是战略和管理体系的融合,两家企业计划在明年能完成这一步的整合目标;第二阶段是企业管控以及主要业务上的融合,这是双方整合第二年的任务;第三阶段是其他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整合。

事实上,打造世界领先的金属矿业集团的目标,这两家央企不仅能想得到,也应该能做得到。

五矿集团和中冶集团都脱胎于新中国的冶金工业。五矿集团成立于1950年,总部位于北京,曾长期发挥中国金属矿产品进出口主渠道的作用。而中冶集团曾是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中冶集团先后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是构筑新中国“钢筋铁骨”的奠基者。

转入新世纪,这两家同冶金相关的企业都成长为了世界级的企业巨人。五矿集团逐步确立了“中国最具优势的有色金属资源商、中国最大的铁矿资源供应商、中国最大的钢铁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地位,其海外机构遍布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一家国际化的矿业公司,也代表了全球资源市场上的“中国声音”。2014年,五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227.57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98位,其中在金属类企业中排名第4位。

中冶集团则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2015年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326位,在ENR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排名中位居第10位。

可以说,五矿集团和中冶集团分别占据了冶金行业原材料和设计建设运营这两端,基本上涵盖了冶金辅业的全部业务。除了铁矿石资源外,五矿有稀土,中冶涉铜镍锌,两家都拥有资源领域,也都有房地产板块。所以,整合做长产业链是这两家企业战略重组后所形成的直接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横亘在两家企业面前的不只是简单叠加,而是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问题。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直线下滑和国内冶金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两家企业在当前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极大挑战。

今年,五矿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五矿发展与五矿稀土的三季报均出现亏损。其中,由于汇兑损失和五矿营钢经营遇难,五矿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531.65亿元,同比下降51.5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21亿元,同比下降621.16%;由于稀土价格快速下滑,五矿稀土在前三季度公司净利亏损7223万。

中冶集团虽然也受到了冶金行业和资源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中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中冶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7.08亿元,同比下降 7.78%,但受益于降息带来的财务费用下降,铁腕清理“两金”的节支效果,以及环保、交通、房建、主题公园等非冶金业务渐成经营主力的转型举措,2015年1~10月份,中国中冶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3035.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前三季度,中冶集团更是以26%的净利润增长率领先同类中央企业。关于如何长远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冶仍在探索。

共同面对转型的压力,两家企业的重组要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一看势,二看略。

势,是中国“新常态”下的发展之势。作为全球唯一的两个GDP达到10万亿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对资产性产品仍有源源不断的庞大需求。以长期之需作为发力之点,资源性行业在远期仍有勃勃生机。正如沈翎在战略重组专项沟通会上所言,虽然全球的大宗商品市场处于调整之中,但保障国家资源的重要性不会因为市场价格调整而改变。

略,则是双方资源的深度整合下要有效开拓新的市场。

一方面,经过60多年的耕耘,五矿集团建立了庞大的海外网络,有一批国际化的人才和广泛的海外关系网络,这本身即是独家优势也是稳固的竞争壁垒。借助五矿集团的海外优势和成熟的金融运作能力,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之一的中冶集团在利用传统优势开拓开外市场时有望获得长足的动力。

另一方面,中冶集团不是一家简单的基础建设公司,而是一家有着技术血统的研究设计企业。截至今年9月底,中冶集团累计有效专利已突破15000件,达到15585件,其中发明专利为3350件,在国资委所监管央企中排名第四,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这些专利广泛覆盖到“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比如原来的冶金技术技术就被用于开发万亿级的地下管廊市场,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环保热电可以被用来开发万亿级的环保市场,所以庞大的技术储备提供了为五矿集团开拓国内新兴市场和新兴领域的基础。

目前,两家企业之间主营板块没有过多重合的特点有望降低两家融合的难度,两至三年的融合期也给双方战略协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按照以往的央企重组规律,其间可能会涉及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和板块融合,甚至不排除出现上市公司资源的调整,最终整合的效果还要依赖双方能否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新闻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