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能过分迷恋通胀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5-11-02 12:31:13

  当全球没有通胀目标时,如果某个央行刻意盯住通胀率不放,那么这家央行的决策就会失去方向。

  基准利率长期在零附近徘徊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由价格稳定的代理人沦为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引擎。此时此刻,引入新的方法阻止金融危机已经刻不容缓。

  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就处在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9月份决定推迟加息开始,受通胀目标的干扰,鸽派又打算再次推迟加息时间。而按照以往的惯例,对通胀目标如此较真显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整体消费指数(CPI)接近零,核心通胀这个美联储最喜欢的指标目前仍低于2%目标通胀率,所以今明两年不加息也变得很合理。

  然而,比核心通胀更糟心的是货币政策操作滞后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全球央行当前必须紧盯这一问题,不能使用不完美的通胀预测来搅乱未来的决策。以美联储为例,美国很快就会实现充分就业,达到2%的通胀目标也不会困难,继续保持宽松环境只会适得其反。

  但美联储还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陈旧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其筛选出的“特殊因素”总是让食品和能源商品等价格持续波动。这种采用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计算方法显然壮观地失败了,因为它导致美联储低估了像毒品一样的通胀率,最终使得全社会对吸食通货膨胀药物即对QE上瘾。大家只觉得通胀能迅速提振经济,却不知道这种提振其实是在加重扭曲经济,大家只觉得经济衰退很难受,却不知道这是前期通胀扭曲了生产结构的必然后果。

  大家误以为经济衰退是别的原因所致,跟前期的虚假繁荣和通胀无关,所以一出现衰退就呼吁再通胀再宽松。然而,通胀刺激带来的复苏是离开通胀就要变萧条的虚假复苏,而通胀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自去年石油价格下跌了50%后,美联储固执地认为,只要价格出现较快增长,2%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便指日可待。然而,美联储显然没有预料到的是,全球力量对美国通胀也会产生影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展望报告,2015年至2020年,发达经济体价格平减指数平均值为1.5%,而过去六年该指数一直为1.1%。此外,世界其他国家会继续维持在通货紧缩阶段。但是,比起认识到供应过剩、技术革新以及新的供应链等问题导致全球陷入通缩这些驱动因素,美联储打算继续最小化全球通缩带来的压力,这就使得加息变得遥遥无期。

  背道而驰的是,美国以外的其他央行都在准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应对暗淡的经济形势。欧洲央行近期暗示,仍有可能扩大债券购买计划。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上周五在12个月内第六次下调利率。日本央行10月29日召开会议,外界对该央行将放松政策的预期也在升温。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认为,如果加息,美元有可能重拾升势,会令美国出口和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利润再次受到打击,同时还令美国市场的进口商品价格承压,使得美联储更难在中期内实现将通胀率推高至2%的目标。

  如今全球的央行行长,就像是当时新加坡的英军一样,紧盯着自己的货币武器,却把武器枪口瞄准了错误的方向(紧盯通胀),而忽略了新的金融危机正在逼近。他们应该清楚,如今的敌人是消除金融动荡,而不是一味地治理通胀。

  (作者系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兼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