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严查严处 为大气污染防治罩上“金钟罩”
2014-08-06 14:21:0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3月1日实施以来,环保部门立案处罚大气环境违法行为518起、处罚金额1026万余元,城管部门立案442起、处罚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3月1日实施以来,环保部门立案处罚大气环境违法行为518起、处罚金额1026万余元,城管部门立案442起、处罚金额194.37万元,违法单位及违法行为全部予以曝光。(人民网8月6日电)

  近年来,有关大气污染的话题在坊间热度不减,究其原因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污染也“高速发展”,并已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北京的“优良天”占总天数约4成左右,刺眼的数字再一次给环保部门敲响警钟,严查严处,为大气污染防治罩上“金钟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根据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登台”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立案千余起,处罚金额千万余元,无疑彰显了《条例》的威严和震慑力,给大气污染者沉重的打击,为大气污染防治罩上了“金钟罩”,群众无不拍手叫好。然而,一串串耀眼的数字只是治理大气污染一个良好的“起跑”,如何“保持体力”,时刻以百米冲刺的精气神跑好这场“马拉松”,仍是后续需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治理大气污染,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是前提保障。从《条例》的威慑力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法律制度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包青天”,只要排污排气不合格,就会被“判刑”。其实,治理大气污染可以“软硬皆施”“刚柔并济”,在严查严处违法行为的同时,挖掘排气排污防治措施做得好的“绿色企业”,并予以通报表扬,不失为治污长跑的“助跑神器”;另外,保持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总书记已为大气污染防治指出方向,只要持之以恒更新制度,保正执行力度,呼吸绿色空气不是梦。(文/文北安)

相关热词搜索:污染防治 大气

上一篇:国鑫黄金:下行趋势延续 金银反弹顺势高空
下一篇:实名通报违纪案例,彰显作风建设动真格决心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