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实名通报违纪案例,彰显作风建设动真格决心
2014-08-06 14:42:0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近日,汉寿县纪委将今年以来查处的7起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典型案件予以集中通报。(为民网 8月6日)  这7起违反作风建设案件分别是

  近日,汉寿县纪委将今年以来查处的7起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典型案件予以集中通报。(为民网 8月6日)

  这7起违反作风建设案件分别是:汉寿县百禄桥镇镇长袁永泉违规赈酒案;株木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志平违规赈酒案;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干部帅豹接受吃请案;汉寿县副局长邹远道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案等7起。

  从汉寿县的通报情况看,有被通报者的真实姓名,涉及的具体事实案例,没有像有的地方通报用“某”字代替,遮遮掩掩,打马赛克,得到了公众的一致肯定。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在通报违纪案例时,习惯用“某”字隐去违纪者姓名,如此扭扭捏捏,让大家感觉如鲠在喉,群众颇有意见。因为加个“某”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雾里看花,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大打折扣,违纪干部就红不了脸,出不了汗,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痛。网络上主持这一话题的贵州哲瀚律师事务所律师段明祥就认为,“不论隐去违纪干部名字的做法是否有保护他们的初衷,客观上这样做已经起到了对违纪官员保护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责制度面前同样人人平等,如果对一些干部讲情面、留遮掩,会严重影响问责通报警示教育作用的发挥。

  对于干部违纪问题的通报,就应该如中纪委通报一样,揭下“某”字的面具,点名道姓,一五一十地公开违纪细节,只有这样,既让当事人通过处理受到教育,又能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后来者受到震慑,才能依靠民众的监督形成对违纪违法官员人人喊打的氛围,才能让被问责官员和部门在公众的监督下积极认真地改正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显对违法乱纪问题动真格的决心。

  作者:秦风

相关热词搜索:作风建设 决心 实名

上一篇:严查严处 为大气污染防治罩上“金钟罩”
下一篇:东航MU588航班乘客行李3年被窃近10次 索赔遭拒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