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东航MU588航班乘客行李3年被窃近10次 索赔遭拒
2014-08-06 15:50:21   来源:澎拜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东航一航班多人行李疑遭窃 该航班多次背骂名自2011年起,已经有近10人在网上曝光,乘坐MU588航班后行李物品丢失。 鲁海涛 澎湃资料

  东航一航班多人行李疑遭窃 该航班多次背骂名

自2011年起,已经有近10人在网上曝光,乘坐MU588航班后行李物品丢失。 鲁海涛 澎湃资料

自2011年起,已经有近10人在网上曝光,乘坐MU588航班后行李物品丢失。 鲁海涛 澎湃资料

  从美国游玩归来准备分发礼物,高先生却发现名牌行李箱已被撬开,箱内价值3万余元的名牌衣物不翼而飞。

  高先生并不是8月2日抵沪的MU588航班上唯一的“受害者”,同机乘客中还有2名女士投诉托运物品失窃,一人名牌化妆品丢失,另一人则是整个行李箱都不见了。

  然而,高先生说,东航客服回应称,他是在离开机场到达大厅之后才报警的,所以无法证明失窃物品或失窃地点,故不愿做出赔偿。8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东航,截至发稿时,东航还未有回复。

  一趟航班3人行李物品丢失

  高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美国当地时间8月1日,他乘坐东航MU588航班从美国纽约飞回上海。8月2日20时左右,飞机抵达浦东机场。由于朋友前来接机,高先生领取行李后直接打车到宾馆休息。

  安顿好后,打开行李箱时,高先生震惊了。原本摆放整齐的38寸行李箱里乱得一塌糊涂,鞋盒、衣包装袋四处散落,包装好的礼物盒直接被撕破。高先生说,他立即拨打了电话报警并随即与东方航空(2.59,0.04,1.57%)联系。高先生表示,自己丢失了4双鞋子、3条围巾及两件上衣,包括Burberry[微博]、Ferragamo等一线名牌,价值3万到4万元。

  随后,他又得知,自己并非该航班唯一遭受损失的人。同团出游的另两名旅客也遇到相似的情况:胡小姐的行李箱也被撬开,丢了一些高档化妆品,许小姐的行李则完全找不到了。许小姐告诉澎湃新闻,东航方面表示,根据国际条约,国际航班行李丢失赔偿标准为每公斤30美元,对此她表示不能接受。

  “东航客服一再强调,我携带行李走出到达大厅才报案,因此无法证明行李在托运过程中就已经丢失,所以东航无法赔偿,但可以尽力帮助寻找。”在高先生看来,其托运行李及取行李时东航并没有给予任何提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要在达到大厅开箱确认行李,东航怎么可以说这是常识呢?”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后发现,MU588航班行李被盗的情况可能不止这一次。自2011年起,已经有近10人在网上曝光,乘坐该航班后行李物品丢失。高先生也向记者提到,“我报警时,警方告诉我,MU588航班以前也出现过行李失窃情况。”

  8月5日,澎湃新闻就高先生等3人的情况致电东航,但截至发稿时,东航尚未回复。

  航空公司在境外聘用第三方装卸

  托运行李丢失或物品失窃,最有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国内某航空公司地勤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从乘客在值机柜台交运开始,行李也就此开始了一段独行的“旅途”。

  首先,行李员会将由值机柜台转来的行李按照不同航班进行分拣装车。随后,行李被运送至停机坪装上飞机。“相对而言,运送装机的过程更透明,机坪上视野开阔,旅客都可以看到装卸过程。”这名地勤人员说,分拣行李的过程有监控摄像记录,但也并不排除有“盲区”存在。

  航班抵达目的地之后,装卸人员会将行李从飞机上卸下,传送至行李提取区或其他转机航班。由此可见,航班行李失窃,应该是在出发机场或到达的机场后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目前,上海两个机场到达和出发的行李管控相当严密,机场设多路线路监控,“当然监控设备也会有盲点,不可能实现全线无盲区。因此除了机检,人检也格外重要。”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重点航班的出发和到达期间,还有专人全程录像监控,从行李盘一直跟踪至机舱,以确保旅客行李的安全。

  另有一位民航业内人士坦言,几乎所有机场和航空公司均安装了监控设备检查行李托运的整个流程。但在境外,出于人力成本考虑,国内航空公司大多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聘请当地公司完成行李装卸,监管中容易出现盲区。“除了制度保障外,行李完好无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行李员的自律。”

相关热词搜索:东航 乘客 航班

上一篇:实名通报违纪案例,彰显作风建设动真格决心
下一篇:17地区上调最低工资 目前仍有上调空间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