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王惜朝:“上门”听牢骚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2014-08-07 14:12:0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西段乡党委书记谭在甡来到小王村召开群众座谈会。王加平扯着嗓子发牢骚:我们村在缺水中煎熬15年了,都不敢种粮了,这事政府为啥一直解

  西段乡党委书记谭在甡来到小王村召开群众座谈会。王加平扯着嗓子发牢骚:“我们村在缺水中煎熬15年了,都不敢种粮了,这事政府为啥一直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网 8月6日)

  “农民发牢骚,说明我们‘三农’工作抓得还不够,如果工作早做、多做、做好了,他们就不会发牢骚了。”谭在甡惭愧地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西段乡大力开展党员“蹲点调研、倾听牢骚”活动,乡领导带头,深入困难多、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地方,面对面倾听群众“不满话”,实打实解决百姓“最盼事”。目前,该乡从群众牢骚话中征求到49条意见建议,确定32件群众的“牢骚事”,目前已办结18件。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如何才能让群众路线走到实处,让转作风见实效?那就是听听群众的牢骚。

  毛泽东就是听得进“牢骚话”的人。背后发牢骚的是一个农家妇女。一个夏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这妇女就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接着又骂共产党。消息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她为什么骂他,咒他死?还骂共产党?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原来是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主席得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还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见提得好。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一个领导如何对待群众的牢骚话,体现他的政治品质。古人云,“闻过则喜”,“兼听则明”,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心里装着的是群众,牵挂的是群众的利益,听到群众的牢骚话,则会把群众的牢骚当作对工作的的意见,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工作。反之,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之装着私利,那当然就会把自己当做官老爷,高官在上,把群众的牢骚声当做冒犯自己的官威,是听不得半点牢骚话的。

  值得警惕的是,生活中确实有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容人之心、宽人之怀。听到一些逆耳之言、牢骚之语,或看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帖子、博文时,也常常会暴跳如雷,大摆官威,大发官疯,甚至打击报复当事人,将个人权威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干部是很危险的,也是断然不会得到老百姓尊重和敬仰的。

相关热词搜索:牢骚 路线 群众

上一篇:会议时间安排表暗示明年 WWDC 举办时间
下一篇:田间地头解民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群众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