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裸官”摸底虽结束,治理结果要成效
2014-08-07 15:53:0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日前,中央巡视组指出厅处级领导干部‘裸官’较多的福建省,正在全面清理裸官。8月1日,福建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

  日前,中央巡视组指出“厅处级领导干部‘裸官’较多”的福建省,正在全面清理“裸官”。8月1日,福建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说,“全省厅级、处级‘裸官’任职岗位调整清理工作,已于7月30日全面完成;科级及以下调整清理,将在8月底前完成”。(8月6日新京报)

  中央对于治理“裸官”的思路很明确,不论涉及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级别,只要是“裸官”,就要作为治理对象。自2008年“裸官”一词产生后,“裸官”这一群体饱受社会病诟,2010年2月22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监管裸官首次作为预防腐败局工作重点被提出。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加入了“裸官不得提拔”、“被问责干部两年内不得升职”等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裸官”逐渐成为党政官员不光彩身份的代名词。

  为何中央要清理“裸官”?一是官员无外在的责任约束,二是官员无内心的道德自律。“裸官”们由“裸”而“贪”,再滑向“逃”,这成为当前“裸官”案件的规律和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有爆发式增长的苗头。“裸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败坏我国国际形象、动摇我党执政基础的最大毒瘤,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毒害。“裸官”的危害,其“裸”的背后更有官员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

  作为“裸官”,连我们祖国的国藉尚且都能放弃,其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势必受到人民否定。

相关热词搜索:成效 结果

上一篇:A股大跌逾1% 沪指击穿2200点 金融资源股领跌
下一篇:各国1%富豪控制了各自国家多少财富?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