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官夫人花1460万元“捞夫”实乃“病急乱投医”
2014-08-11 17:11:00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2011年12月,安徽省某干部张某被省纪委以协助调查为名带走,一直没有消息。2012年3月,有人给王女士推荐了一个叫任鹏宇的男子,称对方

  2011年12月,安徽省某干部张某被省纪委以协助调查为名带走,一直没有消息。2012年3月,有人给王女士推荐了一个叫任鹏宇的男子,称对方与安徽省的领导很熟。结果,王女士被骗走1460万元,而“纪委放人”日期却一拖再拖。日前,北京市高院终审以诈骗罪判处任鹏宇无期徒刑。(8月10日《京华时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官夫人为了从纪委“捞”回自己的官丈夫,竟然在毫不了解对方的基础上,花1000余元巨资疏通关系,将骗子“喂饱”。结果丈夫没回来,却成为了腐败案件的线索。我们姑且不去议论王女士受骗一案,但王女士企图通过钱疏通关系,进而“捞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可谓“病急乱投医”。

  这宗奇怪的诈骗案件可谓疑云密布。官夫人哪来这么多的钱慷慨“捞夫”?为什么这位官夫人在丈夫被带走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花钱捞人”呢?如此巨资“捞人”,岂会是正常收入,要让人不怀疑其官丈夫涉嫌贪腐恐怕都难吧?

  然而,像王女士这样“病急乱投医”的人还不少,到头来“人财两空”的人恐怕也不少。无论是官员干部,还是黎民百姓,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要肯花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花钱捞人”一方面是人们法纪意识淡薄的体现,另一方面更折射出司法公正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渐行渐远。

  作为王女士,在丈夫被带走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请律师,走正常司法途径吧。而她却在一些歪风邪念的影响下,花费巨资被骗,还没见到丈夫的影,结果还成为官丈夫贪腐案件的重要线索。“偷鸡不成蚀把米”,何必呢?(小雯子)

相关热词搜索:夫人

上一篇:刘瑶:巡视组难题还需三个“裨将”联手破解
下一篇:李慧滔:8月12日现货白银操作分析建议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