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创新把控项目风险 探索长端产品定价模式
2014-07-23 09:19:25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虽然早在2005年就有银行开始尝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但在2007年第二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之后,再无银行涉足。  7月22日,

  虽然早在2005年就有银行开始尝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但在2007年第二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之后,再无银行涉足。

  7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化产品(RMBS)”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成功,认购倍数为1.25倍。这意味着时隔七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再次启幕。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重启不仅为当下商业银行“盘活存量”提供了新思路,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单产品创新性地采取了延迟变更抵押权登记的操作方式,并大胆探索长端产品定价模式,对于推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盘活个贷存量

  邮储银行此次发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产品,其基础资产为23680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发行规模共计68.14亿元。其中,包括优先A级资产支持证券59.96亿元,占比88%;优先B级资产支持证券4.77亿元,占比7%;次级资产支持证券3.41亿元,占比5%。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将由发行机构邮储银行持有。

  作为2007年后国内首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登陆的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化产品,同时也是2013年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以来,第一笔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此单产品的落地引人关注。

  “此单个人房贷证券化业务,一方面支持了消费金融、住房金融,另一方面缓解了商业银行资本占用、期限错配压力,对于盘活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量,优化住房金融方面的信贷资产增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商业银行让利于社会以及社会资金优化配置于住房消费的金融类服务,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业内专家表示。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住房贷款规模接近3600亿元,存量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为3.63%。

  创新把控项目风险

  从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入手,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这项工作也最为烦琐和复杂,做好前期充分的风险防范工作并不简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单产品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国内首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采取延迟变更抵押权登记的操作方式,在信息披露充分的基础上,通过认定抵押权随主债权转移,且在发生权利完善事件之时再采取变更操作。

  “由于本单业务进行了在抵押变更登记的模式创新,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要充分披露信息,全面安排,确保风险可控。为此,邮储银行在法理、法例和法律机构的支持下,采取了相应措施。”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受托机构享受受托资产的第一顺位权,邮储银行专门协调12家分行,耗时1个多月,对这2.36万笔贷款进行逐一核实。

  除此之外,确保该单产品所选的住房贷款基础资产优质安全也是防控风险的重要一步。

  邮储银行的住房贷款资产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个贷不良率仅为0.1%。而为了优中选优,该项产品进一步筛选了国内10个省份,12个一、二线城市、省会、直辖市质量优质的个人住房贷款,资产选择城市分散,集中度低,且单笔贷款资金金额小,平均每笔贷款未偿本金余额约为28万元,基本属于刚需购房客户,资产池未来现金流稳定,且抵押完备可靠,抵押物市场价值平均达到贷款余额的一倍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个贷 存量

上一篇:借新还旧的自融模式 冻结资产归还本金存2000万缺口
下一篇:“双成文化”凝聚力量 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