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号提示调整远未结束
2014-09-17 21:43:55   来源:自媒体   评论:0 点击:

  指数以小阳线报收,而全天呈现宽幅振荡的拉锯态势,既有明显的冲高,也再度出现了局部的跳水,这说明尽管昨日大跳水制造了局部的急跌效

  指数以小阳线报收,而全天呈现宽幅振荡的拉锯态势,既有明显的冲高,也再度出现了局部的跳水,这说明尽管昨日大跳水制造了局部的急跌效应,为市场反弹提供了超跌的动力,但整个市场人气恢复需要时间,很多的资金依然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稍有风吹草动便出现大幅振荡走势。中长期反弹趋势没有改变,短期调整更利于中期行情,这个在7月和8月都是如此,包括9月第一周逼空也是得益于之前的充分调整。玉名认为指数下跌是在新高后因为解套盘和获利盘而出现的调整,那么就需要将这部分力量消化然后再度冲击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调整并没有实现效果,至少量能方面需要一个大幅缩量的过程,从天量回归到常规水平之下,这个就类似于之前8月收官三天时连续缩量结束调整,而9月增量逼空的效果。从利空效应来看,新股申购将在未来一周内密集出现,这样的抽资压力很大,同时基本面利空数据压制权重股的护盘空间,而题材股则需要一个主力派发的过程, 那么至少还应该有3-5个交易日才能够将调整要素消化。

  资金面,8月29日至9月12日,国内的大盘蓝筹ETF被净赎回超过30亿份,如果按照每只ETF当周的成交均价估算,这意味着短短两周内,便有高达60亿元资金从蓝筹ETF中撤资。在海外资金大规模流入RQFII ETF之际,国内的大盘蓝筹ETF却在过去两周遭遇了较大规模的赎回。玉名认为这主要是近期公布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所以在一波反弹过后,资金开始对蓝筹ETF进行规模式的赎回,这显露投资者对于蓝筹股的谨慎态度。从7月开始,海外投资者近期对中国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其中全球型基金近两个月对中国的仓位配置比例明显提升。基本面为大盘上涨提供了支撑,A股上市公司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9万亿元, 同比增长6.55%;实现营业利润16701亿元,同比增长10.76%;实现净利润12662亿元,同比增长 10.19%。因此国内经济运行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复苏连续低于预期,海外资金流入难以延续。

  技术上,近期行情分化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了,沪强深弱,按照调整幅度和走弱的节奏来看,分别是创业板、深成指、沪指,创业板暴跌超3%,成为重灾区,大量个股跌幅超过5%,意味着题材股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沪指是最后调整的,但其量能在9.16日的行情中也创出了历史天量,说明大量资金在完成获利换筹的动作,抛压力量强而低位承接力度也不错,才会形成天量。玉名认为9.16日的巨量长阴是穿头破脚的走势,上破创新高,下破2300点创出了近期低点,结合上周三连星和中阳走势,这样形成了喇叭形态,这是一种多空分歧放大的形态。而深成指走弱更为明显,已经连续7天调整,也是正是从该指标角度出发,本周初我连续提醒股民指数已经出现走弱的预警信号,而该指数先行调整并未止跌反弹,那么沪指也必然还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综合来看,天量长阴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能很快被消除,沪指高位长阴,而深成指则失守二十日线,技术指标高位的全面变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更为关键的是从本周四的18日开始,乃至下周三24日都会有密集的新股申购,其中24日有8只新股集中申购,这样的资金压力是巨大的。热点方面,由于近期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不甚理想对市场形成利空,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终是抑制了大盘蓝筹股发力。玉名认为近期指数得以持续高位震荡,均是靠题材股的轮番支撑,但板块轮动的加快,使得市场操作难度逐步加大,而指数调整后由于题材股浮盈很多,筹码又比较松动,必然是资金派发首选,这是需要股民注意的,此外类似传媒、科技、军工等近期涨幅较大的品种也需要兑现利润,先降低仓位,等待调整要素释放后,在国庆长假前在重新博弈也不迟。局部依然可以博弈的就是前期提到的价值股,比如说重组预期明确的国企改革类个股(玉名微博“解套金股”46期有详细分析)和受益10月政策周期的农业板块(“解套金股”47期),以及较为抗跌的消费板块,这些都是值得股民重视的。指数调整是风险的释放,也是为下一波牛股酝酿机会,而且每一波调整也恰恰是甄别个股强弱最好的时间。

相关热词搜索:信号

上一篇:李慧滔:苏格拉公投在即 白银低位震荡
下一篇:分析新股申购与主力变盘窗口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