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微评 > 正文

蜀中一剑:改善民生 工作须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行
2014-09-22 14:09:53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今年4月,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到驯龙镇棚安村调研,当地群众普遍反映镇驯路年久失修,严重影响沿途5个乡镇近10万群众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

  今年4月,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到驯龙镇棚安村调研,当地群众普遍反映镇驯路年久失修,严重影响沿途5个乡镇近10万群众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虽然项目早在2012年已立项,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推进缓慢。(9月22日《四川日报》)

  这件事至今让许志勋记忆犹新,改善民生的关键在抓落实,否则,干部的工作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很难!

  群众关注的热点延伸到哪里,民生工作的触点就拓展到哪里,大到涉及千家万户的北城改造、城乡环境治理,小到农村学生免费营养餐、社区爱心超市建设,覆盖了广大市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是什么?“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生计,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孙中山先生对民生有过精辟的解释,他认为“民生就是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是政治的中心,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现代社会,民生更多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因而,民生问题不仅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

  笔者以为,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群众

上一篇:公款旅游被记过,如此处罚是要忽悠谁
下一篇:回忆在建行工作的日子至今难忘怀

分享到: 收藏

精华推荐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