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点!汶川地震15年,我们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
来源:凤凰WEEKLY 发布时间:2023-05-11 20:12:47

文/周世玲

编辑/卢伊

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近7万人遇难。


(相关资料图)

地震当天,还在海外工作的四川人王暾在网上看到了消息。他隔了十几个小时才打通父母的电话,知道家人平安。

“就像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财富,力所能及为灾区做点什么,作为科技人员,我在想能够做什么。”王暾留意到国内地震预警的空白,他准备出钱、出自己这个人,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2008年,王暾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称减灾所)开始研发,2011年预警系统投入使用,实现国内首次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技术基本成功。这套预警系统在接下来的12年里,多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

汶川地震至今已有15年,让悲剧减少发生的行动之一是地震预警。灾后,官方和民间同时发力发展地震预警,除了减灾所,据报道,2008年左右中国地震局设立地震预警研究项目,2015年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立项。2020年11月,中国地震局与减灾所签署《地震预警合作谅解备忘录》,减灾所被授牌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官方项目和民间系统达成合作。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原计划今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汶川地震期间,王暾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当时国内的地震预警规模是什么水平?震后15年来,国内地震预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

以下是他的口述:

王暾

汶川地震后,回国做预警

15年也真的是过去很多年了。

当时我在国外工作,上班前几分钟,总会浏览一下国内的新闻。2008年5月12日当天,我看新闻发现汶川地震了。

我老家是达州,在四川的东边,以前没听说过汶川,不知道在哪里,查了是在四川的西边。

新闻里说已经有些伤亡,我打电话给父母,电话打不通。地震没有在达州导致什么伤害,但让整个通信系统比较繁忙,我记得应该是过了十几个小时,才打通电话,知道家人平安。

当时汶川灾区和周边报道出现重大人员死伤,我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就像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财富,力所能及为灾区做点什么,我是其中一员,作为科技人员,我在想能够做什么。

当时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询问或相互了解有没有地震警报,我开始留意到灾前警报的问题。地震预警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向民众发出预警,以便民众紧急避险,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但当时,中国没有地震预警技术、预警网、预警服务,没有人收到过预警,这方面是空白。

我和一些老师同学说,我准备出钱和出我自己这个人,回国干这个事儿,你们可以帮助我,再筹一些钱,一块启动工作。2008年6月,我回国到了成都,进一步感受到抗震救灾的氛围,思及灾后重建,我想到:要让中国有地震预警的技术和服务,以便下次大震中国能够有预警。

当时回国,一些家人认可,一些家人不那么完全认可。现在回头看是正常的。在科技或创新或创业的道路上,不管是谁,往往都可能碰见这样的情况,总是要有冒一定的风险的能力。

面对质疑

2008年7月,我筹备建设减灾所。

刚开始留意到灾前警报时,我还不知道是通过地震预警产生地震警报。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看新闻,我知道了地震预警。

但网上的信息比较混乱,有媒体说像罗马尼亚、以色列、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都在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甚至服务于本国。但回溯今年土耳其发生地震时,土耳其的民众是没有收到过预警的,所以当时很多网上的信息是不够可靠的。

经过至少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查证,我才确定,汶川地震时只有墨西哥和日本有地震预警系统。

汶川地震前,很多地震业内人士都倾向于研发地震预报,因为地震预报是提前几小时、几天或几周,预测某个地方可能会发生的大地震,较之地震预警提前时间更长,也因而可能会疑惑、否定或不那么支持地震预警这种只能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技术。

多种原因之下,地震预警在汶川地震之前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

作为参考,美国也没有地震预警。美国甚至是在100多年前、全球率先提出地震预警概念的,1990年代左右也在研发地震预警的技术,但是一直没用。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质疑,如果地震预警那么有用,为什么美国人不用?我经常被问这个问题,也以此被质疑研究方向。直到2019年,美国开始在加州启用地震预警,这样的声音才自然消散。

美国为什么不用?其实美国的很多地震专家、民众也希望用,但是这可能涉及到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特别是预警信息的传递链怎么去做等问题,这些从零到一的工作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很难的。

地震预警原理(视频截图)

全球率先开启预警应用的国家依次是墨西哥和日本,分别在1991年和2007年。灾害是小概率事件,大震更是小概率,建成系统未必马上就会产生效果。2007年10月,日本开启地震预警服务,老百姓没有使用过这项服务,直到2008年6月,日本发生了7.2级地震,日本民众收到了预警,才开始有反馈,原来地震预警是这样子的。

另外,地震预警刚开始覆盖面可能不够好,或者技术还不够完善,或者预警时间提前得有限,都会让人质疑有没有效。

中国是在2011年开始启用地震预警服务的。刚开始规模很小,覆盖区域也很小,是汶川余震区及其周边地区。当时也有很多类似的疑惑和质疑。

如果我们把地震预警或其他灾害预警理解成减少人员伤亡,而不是避免人员伤亡,是减灾而不是避灾,目标合理的话,大家会更支持。

汶川地震过后,我们坚持的有限目标和信念是通过地震预警,减少人的伤亡,减少自然灾害,这样的坚持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地震部门、应急部门、科技部门、媒体等,我想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研发预警系统过程中有技术的困难,还有技术以外的困难。

刚到成都高新区时,区里有相关的同志问我:高新区能做出地震预警吗?地震局还没做出来,我们能行吗?还有人问:我们中国的地震预警能够比日本的做得好吗?我想,这些问题展现了2008年,国内很多人可能在这方面科技创新的自信还是不够。

科普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2011-2019年之间,特别是2011-2015年之间,那时候收到地震预警的人很少,每次有人在网上说收到预警,总会有很多网友质疑。减灾所发的消息也会被质疑,因为往往是震后几秒时发出预警,有人会质疑和困惑,觉得震后发出来,还叫预警吗?

当时为了科普,我也学习马化腾,他在QQ上线时,当成一个普通网友去科普教育别人怎么用QQ。2011年网友不懂地震预警,看到网友对地震预警的负面评价,我还去科普几下,但发现网友的数量太多,没有办法一一地回应,后来我就不再干这事儿了。

政府和社会合力推动预警业务

减灾所现在一共采用约85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覆盖了24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覆盖区域主要是人员密集的地震区。

有很多人口但没有地震的区域,如湖南很多地方,是没有地震预警网覆盖的;有地震但基本上没有人口或者人口密度很小的地方,如四川西部地区、新疆西藏的一些区域,覆盖度还不够。

2018年,我们提出争取用两三年在川滇地区建立地下云图网,即通过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实时监测地下应力和能量,形成动态演化图,来实现浅源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去年7月份左右,川滇地下云图网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一共有650个传感器,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初步应用。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但总得有胆量、有信心、有方法去做。

2020年11月,中国地震局与减灾所签约共建中国地震预警网,大大促进两个建立或者推动地震预警事业的具体单位形成合力去做预警。

如在地震预警网的建设上,我们只是延伸了川藏铁路沿线的预警网,其他地方没有扩大。因为中国地震局也承担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这些预警网正在扩大并逐渐取得成效,包括在四川、云南、福建等地都有成效。

我们在传感器网络、中心软件和预警信息链路方面进行的一些合作,成效非常多。

原先地震预警可能要两代人才能建成,但过去15年以来,中国已经建立全球领先的地震预警技术、全球最大的预警网、用户量全球最大的预警服务,成为全球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此外还帮助海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地震预警。

而多灾种预警合作,也使得中国有关预警体系处在全球领先水平。

对我个人而言,合作让我们更加专心于技术创新和服务,包括刚才提到的与手机电视厂家的合作也是在这几年逐渐深入。

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时,一名天津网友在震前收到预警信息(网络截图)

2019年后,首先在小米的手机和电视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带动了整个手机电视厂家的内置,还有TCL电视也率先跟我们合作,带动了另外的电视厂家。

现在,我们已和五大国产手机品牌小米、华为、OPPO、vivo、荣耀合作,将地震预警功能内置到手机操作系统中,新手机出厂时就自动具有预警功能,现在全国大概8亿-9亿的手机内置了这样的功能。

去年,印度尼西亚的小米手机也开启了预警服务。泸定地震以后,苹果中国也联系减灾所希望在苹果手机内置地震预警功能,现在在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推动苹果手机内置预警功能。

从零到一很困难,但有了好的榜样或案例,就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进展,我们很期待后续的进展。

我觉得特别欣慰的是,2020年,谷歌也开始将地震预警功能内置在美国的安卓手机上,开启了手机预警服务,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形成合力。

还有就是重要的创新自信,我觉得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治理体系创新的良好实践。

特别是减灾所是一个民营的科研单位,10多年前,我们跟汶川、宜宾、云南等地方地震局的合作,是从基层开始创新。最终这种政府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来推动预警业务的模式,被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认可,甚至还带动了其他的行业,比如多灾种预警领域,也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这种政府和民营单位共建预警网的模式,在日本、中国台湾都有类似情况,后来又延伸到了墨西哥。

此外,我们正在从原来的学习者,变成向全球输出理念、技术,展现创新成效。

希望预警行业成中国新名片

如果继续展望一下地震预警领域的进展,看看几年过后又会是什么样,甚至汶川地震20周年时,中国的预警行业应有怎样的进展,我想,首先是到那个时候,各种自然灾害都能够被较为全面、准确、及时地预警,并充分传递给会被灾害波及的人。

第二,技术上持续保持地震预警和多灾种预警领域的全球领先水平。

第三,中国的地震预警和多灾种预警已经输出到全球几十个甚至100个国家,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篇章。预警行业是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中国也成为全球灾害预警行业的中坚力量。

就像汶川地震时,中国民众想到日本或墨西哥有地震预警,或像中国的高铁一样,当全球想到高铁,很多时候就会想到中国,我想中国的预警行业应该要达到全球新的技术高度和服务能力。

还有一条,四川应该要成为全球灾害预警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针对国内预警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该有技术上的持续提升,包括更快的预警技术。

第二,要有更广泛的地震预警网覆盖范围。虽然很多地方可能几百年上千年都没发生过大的地震,但是从地震预警服务的普遍化来说,我想也可以有效地去覆盖。而且当技术创新后,成本就大大下降了。

第三,地震预警的最后一公里仍然要持续扩大,包括全球在中国服务的手机,甚至全球的手机,是不是都应该内置地震预警功能。

在地震预警第一报的准确率上,这几年我们也通过改进系统响应时间或者盲区半径,进行提升。通过技术优化,系统响应时间已从原来的6.2秒缩减到了5.8秒,我们还在通过手机地震监测,争取缩小盲区半径甚至消除。技术到了这种极限状态下,每提高0.2秒或0.5秒都非常艰难,更别说提高两秒钟,但是仍然需要去做。

2021年6月24日,参加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1年川渝实地调研的师生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参观学习(网络截图)

预警误报方面,灾害预警领域的可靠性取决于技术系统的支撑,而不是谁建设预警网。日本、墨西哥都有系统误报的情况。

我觉得中国应该制定相关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满足某种标准的地震预警技术才能提供预警服务,我想也是未来几年可能要去做的工作。

日本的地震预警体系,也是在一些地震后才再促进完善的。比如2011年3月11日的9级地震中,日本的预警效果挺好,但地震过后,他们意识到学校还没安装地震预警终端,地震预警能力还有不足,所以就让日本的所有中小学校都安装终端,这也是灾害推动了预警行业的进步。

中国也是同样的,由类似事件和政策推动相结合,来促进预警体系完善进步。

日本持久的科普能力也值得学习。我们地震预警覆盖面积是日本国土面积的5.8倍左右,但像危化企业、重大工程的服务方面,仍然需要更主动地去应用,当然也需要有关的应急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去推动。

有些行业更规模化地应用地震预警系统,比如日本的地铁全部有应用,而中国现在只有成都地铁、西安地铁有应用,其他的还没有;日本的电梯全都有地震预警功能,中国的电梯绝大部分没有,这方面覆盖率还需要提高。

现在没有数据表明地球已经在活跃期,也没有数据表明近期会有大的地震的发生,但是我觉得做好防范,特别是加强预警的应用,始终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地震预测仍然是全球的科学难题,各部门都在从事的地震预报的科技创新仍没能得到真正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说某个地方有多危险,是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如何更好预防地震?个人层面,我建议还没有开启地震预警功能的手机用户,主动把功能设为开启,或下载地震预警的APP,以备不时之需。政府层面,我觉得要继续推进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协同,能多快好省地把具体体系建得更好。

标签:

猜你喜欢

环球视点!汶川地震15年,我们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

文 周世玲编辑 卢伊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近7万人遇难。地震当天,还在海外工作的四...更多

2023-05-11 20:12:47

天天快资讯:成都土拍2宗热地40余房企到场,万科

成都5月的首场土拍在今日开始,总成交6宗宅地,总成交面积达253亩,总成交规划建面为35 58万㎡,总...更多

2023-05-11 15:03:18

汶川地震15年后,两个映秀女孩的涅槃新生

文 陈龙编辑 雪梨王作为映秀镇最著名的地震遗迹,漩口中学还是15年前的老样子——进门处,一个有...更多

2023-05-11 10:01:13

全球即时:“东北文艺复兴”的每一场恶仗,都有范

作者|杜都督王动编辑|米利暗《漫长的季节》后劲儿太大了,让人回不过神来。单纯看剧已经无法满足...更多

2023-05-10 22:17:37

【天天播资讯】乌军反攻,从春天拖到了夏天

文 陈祥编辑 漆菲被大肆宣扬的乌军春季大反攻迟迟未来,马上将变成夏季反攻。但乌军恐怕只是在遵...更多

2023-05-10 16:59:34

承重墙上挖呀挖,挖得邻居没了家

作者|闫如意杜都督编辑|米利暗承重墙到底能不能砸这件事,在互联网上早就有了共识:你砸的不是承...更多

2023-05-10 17:15:38

今日观点!重返阿拉伯世界,对叙利亚意味着什么?

文 程靖编辑 漆菲叙利亚被国际社会制裁和阿拉伯世界孤立多年的局面,正在迎来转机。当地时间5月7...更多

2023-05-10 16:07:37

即时:国内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二审开庭,当事人徐

文 陈龙编辑 雪梨王30岁那年,徐枣枣决定冻卵。“当时很多人跟我说,‘30岁是一个分水岭,你要做...更多

2023-05-09 10:56:44

物业持续亏损,业委会趁势发难,李嘉诚北京最后一

北京朝阳东四环外的逸翠园,是李嘉诚家族在北京最后一处豪宅项目。2001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拿...更多

2023-05-09 11:10:55

谁将接班印尼总统佐科?三大候选人角逐2024大选,

文 胡毓堃编辑 漆菲等了许久,印尼总统佐科所在的民主斗争党总算推出了2024年总统选举候选人,备...更多

2023-05-07 2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