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揭示中国“老字号”企业的现代转型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2-06 22:07:23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程云杰)随着《老字号绿皮书(2015-2016)》6日在京发布,中国学者对民族传统企业在现代转型中借鉴国际经验又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老字号”企业是中国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在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掘它们的创新基因。

关于此书的座谈会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等五家机构联合在京举办。这也是相关机构自2011年以来发布的第三本关于“老字号”企业的绿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张继焦在发布会上说,此次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国内“老字号”企业,而是扩展到境外老品牌,如韩国现代汽车、香港八珍、马来西亚传统杂货店等,使对“老字号”企业的研究增添了海外视角。

他认为,“老字号”企业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老字号”应该被视作城市发展中的竞争性资产,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老字号”企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城市规划和地方政府不容忽视的议题。

通过对12个省市的378位“老字号”企业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大多以食品、餐饮、酿造和医药企业为主,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难题是缺少传统工艺技术继承人、工序复杂、人工成本过高,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产量需求。

北京“老字号”专家高以道认为,“老字号”企业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本身就具备比较强的创新基因,比如老北京布鞋生产企业内联升目前已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销售来自电子商务,从最初为皇亲国戚生产布鞋到瞄准高端消费者定制再到转型电子商务,内联升一直在不断创新。

在他看来,同样令人兴奋的是北京最年轻的老字号企业“菜百”。虽然这家企业号称“中国黄金第一家”,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销售局限在北京。去年成立电商公司后,“菜百”的黄金珠宝产品已经覆盖到全国各个省区,而且销售业绩大大超过预定目标。

“应该说‘老字号’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精英代表,它们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比其他企业要高,革新的意识也更强。‘老字号’企业应该相互借鉴经验,突破发展瓶颈。”高以道说。

来自外交学院的“老字号”专家张翠珍认为,推动“老字号”的现代转型迫在眉睫,应该重点放在“老字号”品牌的推广,特别要加强年轻一代对“老字号”企业的认知。

她说,“老字号”不仅是商业企业,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应该促进“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以之为抓手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据悉,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还将就外国人对北京“老字号”企业的形象认知展开调查,并希望以此能为“老字号”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