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消息已消化完毕 接下来应该关注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2 08:36:00

中国财经评论员谭浩俊撰文指出,对美联储加息问题应当更多地看未来,而不是此次加息。此次加息的影响已经被证明在此前已经消化完毕,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势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华盛顿当地时间12月16日下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本年度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声明对外发布。不出市场预期及经济学家所料,美国联邦储备局正式启动加息进程,加息25个基点,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0至0.25%的目标区间提升为0.25%至0.50%的目标区间。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的首度加息,结束了长期的零利率状态,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已经开启。

美联储在解释为什么要加息时认为,就业市场闲置问题自2015年稍早“明显地消退”。维持长期失业率预期在4.9%不变,对通胀率回升至2%保持合理的信心。这也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复苏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固的水平,已经具备了加息的条件。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起,美联储就一直在酝酿加息的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新兴市场曾经因为担心美联储加息,还出现过比较大的震荡。特别是巴西、印度、阿根廷、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更是出现了股市暴跌的现象。虽然此后因为种种因素,美联储一直没有启动加息,但是,市场却一直在担心美联储出台加息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美联储酝酿加息的一年多时间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能够有所好转,那么,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也就可以有效缓解。问题是,在美联储酝酿和考虑的这段时间里,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有效复苏。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经济下行过程中。这样一来,新兴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加息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也就会比较大。

加息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而从美联储此次加息后市场的表现来看,发达经济体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呼应的态势,特别是日本,早在几天前就做出了积极回应。而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即便市场已经对美联储加息的不利影响有了比较充分的消化,但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仍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出台,国际资本也可能出现回流的现象,对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深,经济复苏的分化现象也将进一步严重。

从去年下半年酝酿加息,直到现在才加息,严格地讲,并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条件不够。

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

要知道,在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遭遇经济困境的情况下,如果美联储出台加息政策,其伤害是可想而知的。不仅如此,美国的盟友——欧洲的经济也会受到极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要想独善其身,也是难度相当大的。毕竟,在全球经济已经紧密度越来越高、依赖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纵然美国很霸道、美元很强势,要想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也是非常难的。所以,美联储在出台加息政策问题上,不能没有这样的顾虑,也不能不顾及其他国家的感受,尤其是中国的感受。

要知道,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政策犹豫的时候,正是因为中国的4万亿投资政策,救世界经济于危机之中,避免了世界经济的断崖式下跌。可以这样说,当时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中国的贡献是相当大的,是有效弥补了美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留下的空白和风险的。

也正是因为中国在金融危机初期付出了太多的政策代价,所以,当金融危机出现深度调整时,中国反而因为前期政策过猛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经济出现持续下行现象。这一点,美国应当非常清楚。

同时要看到,在美联储酝酿和犹豫的近一年时间里,中国在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也是动作不断、措施不停,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更是突破了许多难点,不然,人民币也不可能纳入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当然,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手持万亿美元的美债,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个不能不忌惮的因素。要知道,如果美国不顾一切地出台加息政策,对中国等国家经济的伤害是不可避免地。但是,如果中国狂抛美债,其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也是不容低估的。更何况,中国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足够应对美联储的加息。所以,一定程度上,美联储能够选择更加恰当的时机加息,也是兼顾了与中国的利害关系。

从总体上讲,中国经济、特别是股市等,受此次美联储加息的冲击和影响已经见底,不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伤害。真正需要关注的,倒是美联储步入货币政策正常化后,后续政策怎样出台,有没有新的调整。如果节奏比较正常,对中国经济与市场的影响不可能太大。反之,则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太有利的影响。

所以具有这样的担忧,主要还是基于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基于实体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基于股市还缺乏稳定的基础,基于人民币汇率能否保持稳定。就经济状况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留下的风险隐患仍然比较大,“供给侧改革”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效果,对经济稳定、经济复苏十分重要。

不然,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下,要想使经济尽快走出下行通道,难度是比较大的。过剩产能对需求的压力是过于沉重的,也是需求端难以满足的。更重要的,供给侧存在的质量与效率不高的问题,会让社会资源很难按照市场化要求配置,很难实现效率最大化。所以,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让经济尽快步入正常轨道,是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最有效的手段。

从实体经济运行来看,由于产能过剩,由于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明显处于各种压力的共同冲击之中,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抵御。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依赖政策的强力推动,才有可能帮助实体企业摆脱困境。这其中,加大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力度,可能是唤醒实体经济比较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降低企业负担,不仅仅是实体经济能否复苏的问题,更是经济发展环境能否改善的大问题。只有降本才能增效,这个道理,应当贯彻于经济工作全过程。

对股市来说,在经历了此前的严重震荡以后,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监管的力度在加大,监管的准星也在提高,监管的策略正在调整。

尤其是注册制即将推出,可能对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随着各项监管措施的逐步到位以及经济逐步趋于稳定,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应对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只要自身不再出现大的问题,美联储再加息也不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大的影响。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因为,美联储加息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影响。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连续出现贬值,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美联储加息的回应。不过,从贬值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不是大幅贬值,不是严重震荡式贬值。即便贬值幅度也不是很小,从总体上讲,没有对人民币“质量”构成严重影响。而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的落下,人民币汇率也将步入正常;另一方面,从中国经济现状来看,人民币也不具备持续贬值的空间。退一步讲,即使出现阶段性持续贬值,也会通过对出口有利予以消化,并迅速传导到经济运行之中,对人民币形成有效支撑。

总之,对美联储加息问题,应当更多地看未来,而不是此次加息。此次加息的影响已经被证明在此前已经消化完毕,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势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新闻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