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原地产宣布“二次革命”:减少和电商合作规模
2014-12-03 11:02:1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评论:0 点击:

  中原地产宣布“二次革命”减少和电商合作规模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市场不好的时候才要逼我们改革,逼我们创新。”在中原上海公司的创始员工,前董事总经理谭百强离职两天之后,昨日(12月2日),中原地产集团前主席,也是公司的创始人施永青在上海提出“二次革命”,宣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薪酬改革、公开二手房交易价格、提高二手房盘口共享比重等,以应付市场变化。

  10月~11月,整个中原集团在内地的业务连续迎来久违的好业绩,两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在500亿元左右。但施永青认为,由于二三线城市之前供应量过大,市场未来还有回调可能。

  不仅如此,原本依靠各家经纪公司带客,提升房屋成交量的房地产电商网站,也将受到冲击。昨日中原地产华东区总裁陆成已经明确,明年将大幅压缩和电商网站的合作,不再为这些网站带客成交。

  此外,中原还将在上海公开已成交的二手房的成交价格。永庆房屋总经理郑史翎认为,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能将给整个上海中介市场带来一场风暴,加速行业的洗牌。

  减少和电商合作规模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营销全面互联网化,传统房地产中介行业危机四伏。包括万科在内的房地产企业大量推行全民营销的模式,吸引二手房经纪人为他们带客。与此同时,Q房网等二手房网站也开始推行独立经纪人制度,平安好房网甚至提出了“去中介化”的口号,一时间中介行业成为人人惦记的“奶酪”。

  面对来自网络的巨大竞争压力,中原内部也有动摇。部分高管建言施永青应该效仿电商模式,给中原地产做一个大手术。然而,施永青经过分析认为,目前房地产电商模式很多,但普遍没有找到可以持续盈利的模式,他希望中原能在电商模式相对定型之后,再进行全面的转型。

  中原地产华东区总裁陆成进一步介绍说,从目前的趋势看,二手房公司相对互联网电商占有明显的优势。11月份,中原上海公司成交的4000余宗房屋中,有2200宗是一手房。而同期很多电商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上海中原下一步将会减少和网站合作。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原已经停止了和一些网站的合作,不再为这些网站代理的项目带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包括搜房在内的上海互联网电商由于流量有限,普遍需要通过中原、德佑等中介公司的线下门店为他们带来客户以促成成交。基本上,每家电商在获得开发商的包销合约后,就会组织中原、21世纪、德佑等上海中介公司旗下门店经纪人举行誓师大会,请经纪人帮他们。而随着中原等公司不再为这些网站带客,新房电商即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郑史翎告诉记者,目前不仅大型中介公司力求减少和网站合作,大型电商网站也不太愿意和中小中介合作,这使得目前中小中介公司同样面临找不到一手房源分销的问题。在大型中介和大型网站博弈的大背景下,一批中小型的中介和电商网站有可能无法生存而面临洗牌。

  为更大规模电商战做准备

  中原地产的变革,不仅是压缩与电商的合作规模,还准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有更强的人进来了,有更多的资金来了,我们不变不成,我们未来面对第二次‘革命’。”施永青坦诚,目前中原在内地发展也存在一些管理弊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薪酬制度不合理,“肥上瘦下”,高层在佣金分配上得到的比较多,而一线部门分配得比较少。

  而包括Q房网和德佑地产在内的竞争对手,目前在这方面都比中原做得好,这使得中原在人才吸引上面临较大的压力。施永青因此希望能够变革佣金分配机制,调整管理层级,令一线员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分配比例。

  另一方面,施永青还希望强化管理,来刺激公司内部的挂牌二手房房源分享。他介绍说,之前由于担心自己获得的房源信息被泄露,很多经纪人甚至要跑到厕所里听电话,以防止消息被自己的同事知道“截胡”。也因为这一原因,在中原挂牌的房子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中原因此计划着手在房源信息分享方面做出更多的改革,以刺激经纪人更愿意分享自己所获得的房源信息以加快成交。同时,为了吸引购房者,中原还计划公示在上海成交的二手房成交价格,为购房者提供成交价格指导。

  郑史翎认为,这是中原和电商未来竞争升级的一个信号。凭借掌握的大量二手房成交价格数据,中原等公司将有希望通过网站获得大量客源,进而提升其网站的在线交易能力。相比之下,搜房等电商却可能因为缺乏成交数据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相关热词搜索:中原地产

上一篇:业内预计今年超3成房企亏损 开发商难守利润率红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