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与之竞合
《21世纪》:2013年,波音在中国地区的订单量被竞争对手空客超越,你认为这是一种挑战吗?中国商飞对你们来说,是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吗?
唐义恩:数据很重要,竞争对手也很关键,我们会时刻关注竞争对手,但不去担心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我们相信我们的战略能够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我们赢得对手的方式不是通过关注竞争对手,而是通过关注客户及其需求,这是比较健康的理念。
毫无疑问,商飞是竞争对手。首先,中国已经将开发乃至交付自己的大飞机作为一个国家工作的重点和战略。我们都目睹了中国在过去所取得的经济成就,都见识了如果将巨大的经济资源和人才同国家意志结合起来的时候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在我们看来,毫无疑问最终中国会通过中国商飞建设出自己的大飞机,最终现在航空市场大飞机的二分天下的局面会被打破,至少会有第三家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那就是中国。
波音公司要做的并非是阻止商飞进入民机市场,而是和他们进行有效的竞争,同时展开合作。
《21世纪》:你接掌中国区之后会做出哪些新的战略规划,跟之前比有没有一些变化?
唐义恩:新的领导力一定会带来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想法。上任以来,我和整个团队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流程上的调整,更多是形式上而并非实质上的。我认为当你已经拥有了成功之道和一个成功团队的话,持续性、延续性是最好的方式。
波音的战略,就是将我们的投资、活动与中国国家发展以及我们客户的重要任务相协调一致。在过去40年里,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行这样一个战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未来的40年打下更好的基础。我们会从五个方面去实施这一战略。
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支持中国建设一个安全并且高效的航空运输网络;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及培训等,帮助客户获得全球的竞争力;关注工业合作关系及不断拓展供应链体系;不断深入培训与研发;对于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向整个行业提供更为燃油高效的飞机、优化空域、推动航空生物燃油的开发以及严格推进关于节能以及能源循环利用的各种项目。(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