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七夕节。 图片来源@人民网
拜织女。 图片来源@人民网
又到七夕节,你的朋友圈被各种秀恩爱行为占领了吗?很多人都会在七夕忙着约会,但你的过节方式可能不对。民俗专家说,古人过七夕也就是乞巧节的花样可多了,比如五彩丝穿九尾针、喜蛛应巧、拜织女等。
花样1:穿针乞巧
在古代,人们对七夕的重视程度很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乞巧活动都很隆重,且各地流行的内容花样多。
比如穿针乞巧,民俗专家、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段庸生说,穿针乞巧是古时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许多古籍中都对这一活动有所记载。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也就是说,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花样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叫蛛网乞巧,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北京在七夕节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民俗形式叫“蛛网乞巧”。段庸生说,古时七夕会让女孩子捉住一只蜘蛛,关在一个盆里一夜。第二天早上,这只蜘蛛会在盆里结网,如果这蛛网是圆形的,那就说明这个女孩是个“巧姑娘”。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来源:华龙网 编辑:何微作者: 日期: 2015-08-21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