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驴友黑竹沟失联5天 5支搜救队仍未发现有用线索
2015-09-01 09:40: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评论:0 点击:

   8月31日,重庆小伙李明山失联已经5天。峨边黑竹沟内,搜救已进行到第4天,5支搜救队伍在大山里寻找李明山的踪迹,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丝毫有用的线索。尽管如此,家属们还是没有放弃。“搜寻进行得很艰难。”李明山的妹夫赵杰参与了8月30日的搜救。他回忆,搜救时即使沿着路走,有时也要用刀 开路,而且山里晚上很冷,还能听见疑似野兽的叫声。

   搜救无果

   半夜听到疑似野兽叫声

   在景区的监控录像中,李明山是8月27日早上8时40分走向景区内,所以这几天的搜救一直在黑竹沟内持续进行。8月30日,搜救队伍扩大到4支,其中两支由家属组织。“心情很急迫,早上7点多就出发了。”妹夫赵杰说,从德阳赶来的亲友共4人,他和堂兄李宏成决定一同进山。

   搜救队伍进沟后,沿着原来的林场公路前行。“没走多远,山路就崎岖起来。”赵杰说,繁茂的植被已经覆盖了公路,一些地方需要猎人用刀砍开荆棘,还有一些地方已经塌了方,只有从一旁的悬崖边绕过。到下午4点多,两支队伍走到三岔河,这是附近最好的扎营点,大家便决定在此扎营休整。

   晚上8点多,山里开始下起雨来。“很冷,气温估计在0℃左右。”因为前几天几乎没睡,赵杰裹着厚厚的睡袋,靠在燃烧的火堆旁,迷迷糊糊就睡着了,但第二天早上醒来,“喉咙嘶哑得说不出话,应该是夜里冷到了”。旁边的李宏成则几乎一夜没合眼,夜里还听到奇怪的声音,“应该是野兽的叫声。”

   家属希望

   增加人手再搜救

   搜救队伍进山后,大家沿途大喊“李明山”,但只有大山遥远的回声。在路上,大家发现了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可乐罐和几张巧克力包装纸,但从痕迹来看都很久远了。“我们判断,他可能是去了石门关一带。”赵杰和李宏成商量,决定一组队伍继续前行往狐狸山搜寻,另一组队伍则返回一段再折往石门关。

   同时,赵杰和李宏成决定脱离队伍,到景区外面再组织点人。31日早上8点多,搜救队伍出发时,两人也开始往外走,由于头天晚上下过雨,沿途不时有山洪阻路,“旁边就是悬崖,只有小心翼翼从小腿肚子那么深的水里蹚过去。”下午3点,两人走出景区后立即着手找人。下午5点半,又一支由4名猎人组成的小队出发,直奔石门关而去。

   一同赶到黑竹沟的李明山父亲李组六也没闲着,忙着找景区想办法。“他们也派了两队人去找。”李组六说,这两天他也在反复琢磨,儿子好好的为何会不辞而别,“第一,他可能就是纯粹想去冒险,担心我们知道了会阻止他。第二,他肯定没想到会遇到危险,以为耍一圈很快就会回来,所以才这么大胆就去了。”

   景区提醒/

   遵循警示标识

   不要盲目涉险未开发区域

   “黑竹沟,黑竹沟,十人提起十人愁。猎犬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回头。”这句关于黑竹沟的谚语在峨边流传甚广,当地人称黑竹沟为“死亡之谷”。从上世纪初,这里曾发生多起人、畜入沟神秘失踪事件,就连专业的林业测绘人员进入也曾集体失踪。

   “关于黑竹沟的传言,主要是针对人、畜在内失踪的,这些都有详细的记载,有比较高的可信度。”黑竹沟景区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大多数谜团都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科学依据。比如,磁场力变化导致指南针失准,有专家来实地考察后认为,是因为此处岩石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铁、锰、镁、硅等,从而使黑竹沟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磁场带。

   “但也有一些谜团没有解开,比如信鸽在沟内失踪之谜。”据介绍,虽然人们穿越黑竹沟的次数很多,但主要线路只有那么几条,整个黑竹沟57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还不到十分之一,“因此,我们也提醒广大驴友,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攻略,进山驴友一定要遵循警示标识,不要盲目闯入未开发区域。”

相关热词搜索:仍未|驴友|沟失联

上一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752 连涨三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