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宁波现最牛“校长朋友圈”:与全校家长互加好友
2015-09-28 20: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宁波现最牛“校长朋友圈”:与全校家长互加好友

   图为学生家长在朋友圈晒“爱心早餐”采访对象供图摄

   中新网宁波9月28日电 (见习记者 李佳赟 通讯员 薛丛川)“孩子的爱心早餐真棒!”、“今天的阳光长跑孩子们都很活跃!”……翻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栎社小学校长周培利的朋友圈,在“学生家长”这一列表中,足足有800多个好友,全都清楚地标注着家长孩子的姓名和所在班级。周培利说,在全校1047名学生的父母中,除了不用微信的家长,自己几乎都加了个遍。

   开学初,栎社小学召开了一次新学期全体家长会。与往年不同的是,每个孩子的家长都领到了一张校长名片,简单的绿底纸片上,除了周培利的名字、电话,还有一串微信号码。从高高的讲坛走下,成为“接入地气”的微信好友,周培利的“校长朋友圈”不仅成功融进了家长群,更在传统交流方式之外,引导了新型家校互动模式升级。

   “朋友圈互动法”初见成效

   缘何要与家长互加好友?眼前这位“潮流校长”周培利回忆称,一次教育工作中的真实故事让自己感受到新型社交方式的有效与神奇。

   肖明(化名)是栎社小学三年(5)班的学生,却是老师眼中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学生”。周培利得知情况后了解到,肖明的父母一直在外工作,跟他一起生活的只有年迈的爷爷。

   “根据我的经验,肖明的行为可能是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而造成的。”周培利说,在与肖明的妈妈取得联系后,两人互加了微信好友。

   为了能让肖明妈妈看到孩子的成长情况,周培利时常用手机拍摄肖明的在校学习、生活细节,通过微信将照片传给妈妈,同时也把妈妈发来的叮咛念给肖明听。

   “我经常跟肖明说,你的一举一动妈妈都看得到哦,妈妈其实很关心你,只是身不由己。”周培利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肖明的情况慢慢发生了转变,脸上的笑容开始洋溢,学习成绩也呈稳步提升状。

   周培利感叹,如果能和更多家长建立这种随时交流分享的关系,那么家长也能体会到教育工作的“将心比心”。今年新学期,周培利萌发了与所有家长互加微信好友的想法,为此她加印了2000多张名片。

   “超级朋友圈”最接地气

   周培利感叹自己并非“微信控”,但除了分享孩子的近况,也会时常转发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或校园活动。

   “学校教育工作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让家长了解你的教育理念。”周培利说,全校一半左右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所以通过一些教育文章的分享,有助于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放学前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时间是栎社小学的特色教育内容,但有的家长认为长跑没意义,还担心孩子会饿着肚子,建言不如让孩子早点回家把作业做完。

   为了消除家长的顾虑,周培利会不时跑到操场上,拍一些学生与老师跑步运动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学生家长。同时,周培利也将学校为学生准备的蛋糕甜点照片传至朋友圈,并附上文字,“放心吧,不会让孩子饿肚子。他们是你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

   此外,注意到全校超九成的学生因父母工作忙而无法坚持每天吃早餐的现象,“爱操心”的周校长在微信上发起了“健康早餐”的倡议,鼓励父母参加“最美爸爸”、“最美妈妈”的早餐评比。

   “看到做得好的早餐搭配,我就会忍不住点赞,并在朋友圈里分享爱心早餐的截图照。”周培利说。不过当她看到有妈妈晒的早餐中只有豆浆和稀饭,周培利还是会忍不住“唠叨”一句,“再煮个鸡蛋,会不会更好?”

   朋友圈让原本“束之高阁”的校长形象更加真实,也为家校互动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虽然时间变得琐碎了,但是我也在一份份聊天记录中感受到家长的温暖。”周培利认为,朋友圈正成为传统家校交流方式的有效补充,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希望能建立更为真诚、融洽的新型家校关系。


  据央视报道,近来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可能被罚100万的新闻,在朋友圈里也刷屏。新法第56条还明确:“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央视财经(记者 张晓丽)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可能被罚100万的新闻,在朋友圈里也被刷屏了。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政策论坛》的录制现场,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张国华首次进行公开回应。


  央视财经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转发广告可能被罚100万的新闻,在朋友圈里也被刷屏了。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政策论坛》的录制现场,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张国华首次进行公开回应。

相关热词搜索:现最牛

上一篇:产业整合渐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主流形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