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引水上山 薯花盛开效益增
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8:45

这几年,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大岔村村民史玉成眼里的愁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容。为啥?因为地变了,水也“跑”上山了。

“以前洋芋,真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提起过去,史玉成直摇头,“山坡上的地,东一块西一块,窄得犁地都费劲,路也不好走。一年到头,地里刨出来的东西就那么点,不够嚼谷的,我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这话道出了过去很多安定区农民的心声。这里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水资源匮乏,地块小。缺水是横在农民和丰收之间的一道坎。

现如今,像鲁家沟镇花岔、大岔、小岔口3个村原有的小地块、窄地块全部平整为“大块田”“机耕田”,连成了片,打造成为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

“地变好了,可光有地还不行,最要命的是水。”安定区水务局的马习文副局长说,“这干旱少雨的,水就是命根子。怎么把水引上山?难啊!”

难,也得想办法。定西人骨子里就有股子韧劲。经过一番调研琢磨,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引洮工程——那可是国家的大工程,有稳定的水源。为啥不“借”个水上来?

说干就干!安定区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东西部协作机遇,高效利用引洮工程水资源,以鲁家沟镇为核心,实施了1.14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目标直指“山区示范、引水上山、产量翻番”。

工程从引洮二干渠取水,建了两级提水泵站,硬是把水提到了400多米高的山坡上。再通过115公里长的田间输水管道,一直送到15个调蓄水池,最后连到每一块地的给水栓上。

“这下好了,山旱地也成了‘水浇地’。”马习文笑着说。

尝到甜头的,还有像聚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聚东这样的种地“老把式”。项目实施后,他在花岔村周边流转了近3000亩地种植马铃薯。

“以前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年景,一亩地也就收2000多斤,碰上旱年,本钱都捞不回来。”李聚东掰着手指头算账,“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型农机能开进来了,引洮的水浇到地头了,产量直接翻了两三番。”

更让李聚东高兴的是,以前因为缺水,市场很吃香的大西洋、布尔班克这些优质品种,他只能干看着。现在,“引水上山”工程让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项目也跟了上来,他终于可以大胆试种这些好品种了。

李聚东俯下身子,指着田埂上铺着的软管说道:“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隔30厘米就有一个滴管口,直接把水肥送到土豆根上。同时,还装了物联网监测,能随时知道土壤湿不湿、缺不缺肥,然后自动调控,精准施水施肥。”

“省水、省工、省肥。而且,种出来的马铃薯,个头匀称,品质好,卖相也好。”李聚东乐呵呵地说。

据悉,该项目全面投产后,节肥30%、节水40%、省工50%。马铃薯亩产由原先的2800斤大幅提升至6600斤至8582斤,亩均产值从1960元跃升至8580元至11157元。(魏姣)

标签: 安定 引水上山 薯花 盛开 效益

猜你喜欢

渭源 优育良种 铺就产业致富路

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渭源成为种薯繁育的理想之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也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近年来,渭源县锚定“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目标,在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领域持续发力。目前,渭源县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更多

2025-07-22 09:20:10

安定:引水上山 薯花盛开效益增

这几年,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大岔村村民史玉成眼里的愁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容。为啥?因为地变了,水也“跑”上山了。“以前洋芋,真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提起过去,史玉成直摇头,“山坡上的地,东一块西一块,窄得犁地都费劲,路也不好走。一年到头,地里刨出来的东西就那么点,不够嚼谷的,我们...更多

2025-07-22 09:18:45

上半年兰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三夏”已收小麦1.88万亩 蔬菜45.22万亩

7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兰州市“三夏”时节已收获小麦1.88万亩、豆类0.27万亩、杂粮0.36万亩,油料0.65万亩,蔬菜45.22万亩。今年上半年,兰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速6%,增速排名全省第9位。实现农村...更多

2025-07-22 09:13:15

海洋大集为“青岛之夏”添活力

“走!赶集去!”在青岛,赶一场海洋大集,成为消夏休闲新方式。步入历史城区,精致的文创大集让外国游客都忍不住“买买买”;漫步魅力海滨,夏日文旅场景持续上新,让游客沉浸其中“乐享山海城”;休闲出游,坐“最美轻轨”赴即墨,在千年大集上与厚重文化不期而遇,加入莱西燃夏文化季,热情的音乐派对“莱”...更多

2025-07-22 09:12:29

济南:加快富民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济南市把产业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重要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实施“生产规模化、特色产业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增收长效化”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更多

2025-07-22 09:10:24

闲置地变“聚宝盆” 全南特色农业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清晨5时30分,天空还蒙着一层薄雾,全南县大吉山镇斜溪村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已一片繁忙,只见工人们弯着腰依次钻进半人高的产蛋房,用指尖轻扒细沙,取出一枚枚甲鱼蛋。“看,这儿还有一窝!”基地负责人何振辉满脸笑意,从沙层中捏起一枚晶莹的甲鱼蛋,比鹌鹑蛋略小的蛋体裹着细沙,在掌心滚出一道浅痕,他...更多

2025-07-22 09:08:26

上半年进出口比重达78.6% 内蒙古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值达796.1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8.6%,成为内蒙古外贸主力军。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达到1.8万家,占全区进出口企业总量的97%。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推进企业备案“高效办成一件事”工...更多

2025-07-21 14:53:46

内蒙古新增192家新兴产业领域企业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在官网发布公告称,通过各盟市推荐上报、自治区有关部门会商筛选、网上公示征集意见等方式,在新兴产业领域已有企业名单基础上,新增公布192家自治区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据悉,本次新增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名单依据国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和自治区新兴产业领域...更多

2025-07-21 14:47:54

中国LPR连续两月“按兵不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1日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的LPR均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由于5月以来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调整,...更多

2025-07-21 14:47:21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GDP同比增长5.6%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5年上半年安徽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5723亿元,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1亿...更多

2025-07-21 14: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