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元政银保贷款到账那天,我们连夜给鱼苗准备加餐。”近日,站在三亚崖州湾的深海养殖海湾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粮科技)相关负责人手指网箱里翻腾的金鲳鱼说道,“金融及时雨”让公司产能已经跃升到年产1.5亿尾鱼苗的规模。
记者从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14.9%;2581家企业受惠,同比增长12.2%。数字背后,是一套精准滴灌科创企业的“组合拳”。
蓝粮科技是一家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企业,不仅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在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其培育的“蓝粮1号”金鲳鱼种苗,为海南金鲳鱼养殖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水产养殖行业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让蓝粮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从亲鱼保种、种苗繁育到多个养殖基地的运营,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邮储银行三亚市分行在了解到蓝粮科技的资金难题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精准匹配金融资源,推出“政银保贷款+信用贷款”的组合方案——300万元政银保贷款联动政策红利降低融资成本,200万元信用贷款则以企业自身信用为依托,打破担保壁垒。
有了资金保障,蓝粮科技不仅能稳定维持现有30多种海水鱼类亲鱼的保种工作,保障年产受精卵2万公斤、鱼苗1.5亿尾、成品鱼5000多吨的产能,还能更专注于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种苗培育技术,扩大养殖规模。
蓝粮科技的案例,只是海南科技金融的一个“小切面”。
为更好地让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加深部门协同和银企对接合作,推动银行从银企对接环节提前介入至项目向部委申报环节,提高相关厅局向部委报送清单项目的成熟度和可落地性,针对已投放信贷并通过再贷款审核的项目,配合省财政厅做好技改项目财政贴息工作,促进技改企业和科技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5月末,海南省共有11.9亿元科创技改项目通过再贷款审核,财政部门已发放贷款贴息511.4万元。
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还引导银行机构实施好海南省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确保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贷款“应放尽放”,让企业“应享快享”政策红利。截至2025年5月末,海南省累计收到部委推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822个,其中,银行机构已对接项目750个。(记者 王培琳 通讯员 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