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锻造“钢筋铁骨” 产业焕新升级
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15:44:37

近年来,甘肃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夯实工业基本盘,通过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向发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而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优势产业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出台加力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的若干措施,制定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5年,甘肃省实施304个“三化”改造项目,传统产业加速焕新升级,展现出“老树发新枝”的良好态势。

新兴产业培育方面,1-9月,甘肃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524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739亿千瓦时,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居全国前列。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绿电聚合试点顺利开建,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万P。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为驱动甘肃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同时,甘肃省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制定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绿电制氢等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十五五”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探索构建甘肃省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改旧育新、双向发力之下,甘肃省产业集群加速壮大,目前已形成包括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1个省级产业集群的“2+11”先进制造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多层级、广覆盖”发展格局,呈现出“规模稳步扩张,特色优势初显”的特征。今年1-8月,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产值5106亿元,同比增长15%,拉动甘肃省规上工业增长9.4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7%。

向高而攀,推动产业科技化绿色化

甘肃省突出科技创新关键引领作用,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甘肃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字号”实验室达14家,新创建15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5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7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41家。

在强科技行动的有力带动下,甘肃省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白银集团高纯铼制备技术,打破铼金属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星火机床研制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助力国家工业母机“破卡”“突围”;兰石集团研发的首台厚壁镍基材质冷氢化反应器,填补国内空白;中核四〇四攻克废液提取氪-85技术瓶颈,研发锶-90提取关键萃取剂,增强了我国关键核素自给能力。

甘肃省加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制定印发石化化工和钢铁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大节能降碳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目前,对标国家《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甘肃省工业重点领域企业中优于标杆水平的装置占比达35%以上,其中,电解铝、烧碱、铜冶炼等行业装置标杆水平的占比已超过50%。甘肃省已认定省级绿色工厂221户、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1个、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户。今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6%,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向融而兴,激发产业协同发展效应

为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甘肃省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甘肃省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载体建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04家。服务业新体系构建完善,进一步培育壮大服务业企业经营主体,1-9月甘肃省八大重点领域规上服务业企业实际入库333家、达到1195家,较2024年末增长38.6%。

甘肃省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大企业和项目“增量”激活全局。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兰白片区积极承接区域特色产业;河西片区加力承接新兴产业;陇东南片区持续承接电子信息和能源化工产业,着力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产业拔节生长。1-8月,甘肃省围绕14条重点产业链引进项目3100个,签约额6448.23亿元,到位资金3650.11亿元。“雁阵”效应不断显现,甘肃省14条产业链共培育链主企业121家,上半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2户、累计达到1003户,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户,基本构建起“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企业矩阵。(记者 范海瑞)


标签: 甘肃 锻造 钢筋铁骨 产业 焕新 升级

猜你喜欢

前三季度内蒙古存贷款实现双增长

10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前三季度内蒙古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截至9月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实现双增长。其中,各项存款余额达41370.8亿元,比年初增加2329.9亿元,同比增长7.3%;各项贷款余额达32677.8亿元...更多

2025-10-31 15:46:12

甘肃:锻造“钢筋铁骨” 产业焕新升级

近年来,甘肃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夯实工业基本盘,通过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向发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而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多

2025-10-31 15:44:37

前三季度甘肃省实现进出口总值483亿元

10月29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甘肃省商务系统聚焦扩内需、稳外贸、强招商、拓开放重点任务精准发力,甘肃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2.7%;实现进出口总值483亿元,增长14.5%,增速居全国第6位;实施新建、续建项目5610个,到位资金7170.9亿元,同比增长...更多

2025-10-31 15:43:32

今年1至9月甘肃省接待入境游客近30万人次

记者近日从省文旅厅了解到,今年1至9月,甘肃省接待入境游客29.9万人次,同比增长62.04%。文旅市场呈现动能足、增长快、持续火的蓬勃态势,“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的国际吸引力持续攀升。入境游市场的亮眼表现,源于甘肃省精准发力的国际文旅推广行动。今年以来,甘肃省主动架起跨国文化桥梁,以“...更多

2025-10-31 15:41:59

兰州新区:“管家式”服务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兰州新区获批十三年来,新区持续推行“管家式”服务机制,精准服务每一家落地新区的市场主体。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变的不仅是服务方式,更是服务理念。一项项实实在在惠企利民政策的出台,兑现的是政策,温暖的是人心,赢得的是信心。当新区政府服务从“被动等”变为“主动送”,当政策红利从“纸上...更多

2025-10-27 10:37:32

张家口推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激励措施

日前,记者从张家口市2026年度全民参保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张家口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已于10月20日正式启动,集中缴费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2026年2月25日,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00元,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700元。与2025年相比,个人缴费标准维持...更多

2025-10-27 10:34:24

从商品售卖场到“便民生活站” ——石家庄零售业创新提升实践观察

正值“金九银十”,石家庄零售市场热潮涌动。各大商企借传统消费旺季契机创新场景、提升服务,超市业态变动尤为显著:永辉超市三家门店完成“胖东来模式”改造,北国超市北国商城店焕新启幕,盒马鲜生进驻勒泰中心开门迎客。从传统超市焕新到新品牌落地,这场变形记,正是石家庄作为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更多

2025-10-27 10:26:27

今年甘肃省计划开发5.4万个就业岗位

8月20日,记者从甘肃省人社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省聚焦岗位挖掘重点任务,建立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引导省属国有企业调增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今年,全省计划开发就业岗位5.4万个,旨在促进就业供需高效匹配,推动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在岗位归集与发布方面,甘肃创新人力资源市场化...更多

2025-08-22 15:45:24

南京上半年服务业继续稳步向前

2025年上半年,南京服务业以5.8%的增速强势领跑全市经济大盘。从软件产业向“万亿级”目标全力冲刺的铿锵步伐,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火花四溅;从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的润泽景象,到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的热闹图景,南京服务业正以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姿态,勾勒出一幅动能澎湃、亮点...更多

2025-08-22 15:41:22

西安:“老字号”创新唤醒古都清凉记忆

8月中旬,高温天气持续,一款“肉夹馍”口味的冰淇淋——“冰馍馍”,在社交媒体上持续走红。8月17日傍晚,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一家雪糕售卖店前,不少市民游客手持“冰馍馍”拍照。“第一次遇到‘肉夹馍’口味的冰淇淋,很有陕西特色。内馅融合了奶油和肉松,咸甜搭配,味道不错。”来自山西运城的游客王潇...更多

2025-08-22 15: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