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将成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出线的底牌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12-26 10:36:01

有评论文章认为,社会观察家相信,大多数美国人非富即贫已开始催化一种不同的政治形态和效应。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中领先的房地产大亨特朗普作风张扬,他充满族群歧视并近乎非理性的观点,不但没有使他沦落为被民意边缘化的参选人,反而增进了他受欢迎的程度,就是明证。特朗普意识到美国社会的集体焦虑,利用共和党选民的不安全感,大大增加了他出线的机会。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美国研究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上周公布的一份报告发现,受到日益扩大的下层低收入群体以及财富膨胀的上层富裕群体两端的挤压,美国中收入家庭阶层首次变成社会少数群体。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引用的数据显示:在1971年,美国有8000万个中收入家庭,与之对比的是贫富两端,共有5200万个家庭。如今,中收入家庭增至1亿2000万个,但被定义为贫穷和富裕的两个群体,总计有1亿2100万个家庭。皮尤形容:“这是可能象征某个临界点(tipping point)的人口改变(demographic shift)。”

与此同时,美国财富分配的趋势也出现显著变化。根据这份报告,以全国总收入来计算,较高收入家庭得到的收入比率,从1970年的29%大幅提升到2014年的49%,而中收入家庭的同期收入比率则从62%显著下跌至43%。

中收入社会阶层向来被视为美国民主的基石。养育着子女、收入逐年稳健增加的年轻家庭,是它得以拥有多年政治稳定和社会共识的基础。此时,这个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国梦图像看来正在瓦解,中收入家庭式微必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观察家相信,大多数美国人非富即贫已开始催化一种不同的政治形态和效应。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中领先的房地产大亨特朗普作风张扬,他充满族群歧视并近乎非理性的观点,不但没有使他沦落为被民意边缘化的参选人,反而增进了他受欢迎的程度,就是明证。特朗普意识到美国社会的集体焦虑,利用共和党选民的不安全感,大大增加了他出线的机会。

社会两极化的现象过于严重,不仅不利于社会凝聚力,也可能催生不健康且扭曲的政治文化。“特朗普现象”反衬的是捍卫一个立场温和、持中间立场(middle ground)的社会群体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聚焦新加坡,至今没有正式的研究结果指向新加坡正出现类似美国社会两极化的趋势,但作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它难以自外于社会不平等加剧的全球化现实,这也无形中对中产阶级造成生活压力。

住房、交通、医药和外来移民等方面的政策失误,导致执政党在2011年大选流失不少中产阶级的选票,也间接让它首次失去一个集选区。然而,今年大选的亮眼成绩——近10个百分点的进步、69.9%的压倒性得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执政党有意识地向中产阶级倾斜的公共政策调整取得了成效。

与此同时,有迹象显示,过去一些固化的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向来在新加坡社会备受推崇的唯才是用制,尽管在全球化时代或多或少助长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胜者全拿”观念,近来也悄悄地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政府提出的“未来技能”(SkillsFuture)计划,强调“行行出状元”,除了力求改变社会独尊一纸文凭的心态,也是一种另类的社会改造工程。如果成功落实,它将拓宽成功的社会定义和个人上升的通道,更将夯实中产阶级的基础,避免社会流动性滞缓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

新加坡的未来是一条充满机遇、有公平制度和公平对待中产阶级的道路,副总理尚达曼曾在一场竞选群众大会上如此表明。这条路能否走得通,取决于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也需要中产阶级展现成熟的政治意识,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承担照顾弱势群体的责任,体现一个真正改变的新型社会文化。(联合早报)



新闻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