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产 > 正文

房地产市场连年繁荣 使美国房产供应过量
2014-07-28 15:17:14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初露端倪,2008年全面蔓延美国经济,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危机爆发的隐患因素入手,逐步探讨危机传

  传染一:次贷违约,机构资产端大幅缩水

  房地产价格下跌和利率上行首先造成了次贷市场的违约,2007年初次贷不良还款率为7%左右,而到了2007年底一路上升至15%,2008年更是突破了20%。次级违约风险的加大使得基于次贷证券化产品的违约风险也随之上升,投资者们出于恐慌和止损心态,纷纷抛售次贷类证券,一时次贷市场流动性锐减,价格大跌。次贷违约后,原本恐慌的投资者们更加“卖力”抛售风险资产,次贷类资产的价格跌入谷底。对于参与次贷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资产端的大幅度缩水无法避免,成为次贷违约危机的首先传染者。

  传染二:市流动性下降,信贷市场萎缩

  2007年美国房贷类证券持有者中,25%为商业银行,8%为储蓄机构,50%为信托、投行、基金等机构。次贷违约首先传染到上述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商业银行也不能幸免。一方面金融机构担心各类资产价值持续下跌,秉持“现金为王”,追逐现金和无风险资产,市场流动性几乎枯竭;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等限制“惜贷”,市场流动性减少,信贷市场萎缩。

  传染三:消费、投资下降,市场信心不足

  信贷市场收紧意味着间接融资供给的缩减,而市场对风险资产的违约恐慌使得直接融资的利率居高不下,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从而造成消费、投资的下降,次贷危机从虚拟经济传染到实体经济。首先是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固定资产投资先受冲击;其次在低房价、高利率下,个人资产缩水严重,而负债却加重,个人消费下滑;最后在次贷市场被爆出违约危机后,消费者信心和中小企业乐观指数一路下滑,悲观预期下消费者会自主减少消费量,企业则减少对风险项目的资本支出,保守经营。

  传染四:实体经济受累,前景堪忧

  “投资疲软→就业减少→消费下滑→企业业绩不佳”的恶性循环形成。2007年下半年,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萎缩,这是金融机构的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通过消费和投资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原先疲软的投资和消费一蹶不振,互相作用造成恶性循环并影响深远,直到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没有回到危机前的水平;2009年实体经济遭受危机冲击后,经济发展落入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困境。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终反映为实际GDP增速的回落,以及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数据的恶化。

  中国现状:货币紧缩挤出地产泡沫

  过去10年中国房价涨幅远超通胀涨幅,而与货币增速高度相关,意味着房价泡沫的出现源于货币的超额扩张。

  货币长期宽松,影子银行泛滥

  货币超增又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刻意维持偏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体现为贷款平均利率远低于GDP名义增速:过去10年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为6.5%,而GDP名义增速均值高达15%;二是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过去10年全社会融资规模的年均增速高达21%,远超15%的GDP名义增速。其中贷款平均增速为18%,与经济增速相差不大,而非标融资增速高达58%,远超贷款和经济增速。非标融资的主要流向是房地产和融资平台,意味着在中国银行体系中产生了和美国次贷类似的金融风险。

  货币挤出泡沫,经济风险上升

  当前,政府强调稳健货币政策,货币要盘活存量,不能轻易放松货币走老路。而从2013年的“8号文”、“107号文”到2014年刚刚发布的“127号文”来看,是对野蛮生长的同业、影子银行全面拨乱反正,以信托、委托贷款为标志的非标融资开始明显收缩,这也意味着货币高速扩张成为历史。而与地产相关的各类金融产品价格均面临缩水风险,进而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经济增长造成明显冲击。

  投资消费下滑,后续影响深远

  2014年以来地产新开工、购置面积增速转负,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与此同时与地产相关的家电增速降至零增长附近,家具和建筑装潢等耐用品消费增速也大幅下滑。而这些意味着货币紧缩、地产泡沫破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相关热词搜索:房地产市场 连年 美国

上一篇:7.28起西安限购微调 60平以下住房可自主购买
下一篇:公积金不公尴尬:广州9%缴存人贷走80%公积金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