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西方媒体报道福喜事件 质疑焦点缘何一再“跑偏”
2014-08-05 15:26:58   来源:人民网   评论:0 点击:

  7月20日晚间,上海福喜涉嫌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被上海媒体曝光。作为在华有着上亿消费者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洋快餐企业的原料供

  7月20日晚间,上海福喜涉嫌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被上海媒体曝光。作为在华有着上亿消费者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洋快餐”企业的原料供应商,福喜的此次丑闻引爆了舆论,甚至触动了西方媒体的神经。

  路透社、纽约时报等西媒纷纷撰文报道此次事件。然而,这些报道无一例外地对上海福喜实为美国福喜集团(OSI Group)子公司的事实,进行了有意地弱化甚至回避。不仅没有问责事故主体福喜集团的管理失误,也没有质疑“洋快餐”企业的质量监控,却转而攻击中国食品法律的不完善。西方媒体质疑焦点如此“跑偏”,原因究竟何在?

\

  在路透社7月30日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为何总是慢半拍?》为题对福喜事件的报道中,着重强调了这次丑闻所凸显出的“中国食品行业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而全文却只字未提“上海福喜”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奥罗拉市的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事实。

  并且,报道中丝毫没有对麦当劳等大型国外快餐品牌在此次事件中的品质监管失察提出质疑,反而强调以中国作为最大市场的百胜集团可能遭受的巨大影响,暗示洋快餐品牌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报道称,“在这些成千上万整洁明亮、被中国消费者认为供应品质可靠的餐厅背后,却是一个监管匮乏、审计不足的加工厂大军制成的供应链”。报道中甚至引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表态,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监管体系“不起作用”。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失误的反思,反而被用作当事方的“挡箭牌”,使本应处于问题漩涡中心的美国福喜集团和“洋快餐”品牌得以逃脱质疑和追问。

相关热词搜索:媒体报道 事件 焦点

上一篇:三一告赢奥巴马背后:美国外资委被喻为神秘“黑箱”
下一篇:辉瑞或以1640亿美元溢价45%收购葛兰素史克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