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8 10:36:0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系周远力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上撰文指出,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的一种传统思想,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不干涉欧洲事务,也不让欧洲干涉美国的事务。这种思想在美国历史上,除了几次短暂的例外,从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至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一直主导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其中,在二战爆发前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孤立主义达到顶峰,而至四十年代初期孤立主义却被国际主义彻底击垮。在短短二、三十年之间,持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孤立主义思想最终走向终结,而“国际主义”思想却成为美国外交的主导思想。这并非一蹦而就,而是美国受到战前战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出十国家利益所做出的转变。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一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盛行

(一)孤立主义的历史渊源及战前发展状况

美国外交中的孤立主义思想起源十殖民地时期,主要在十避开欧洲纷争,不受欧洲国家控制以谋求自我发展;自建国至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基调仍是孤立主义,旨在避免卷入欧洲事务,阻止欧洲国家对美洲的控制以加强国家建设;美西战争至一战前,国际主义开始抬头并与孤立主义相斗争;一战前期,美国保持中立,1917年宣布参战,战后威尔逊踌躇满志欲推行国际主义,大步走出孤立来领导世界,却在国内外的反对声中破产。随后,美国又退回到孤立主义状态,并在二三十年代又盛行起来且达到顶峰。

美国二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的盛行主要表现在:(1)国会中的孤立主义势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拥有相当大的立法控制权并在立法提案表决中取胜,“差不多能阻挠政府可能提出的任何立法要求”。孤立派掌握国内报刊’一播等,控制美国舆论导向;(3)孤立主义在国内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有)’一泛的社会基础‘据1937年的民意测验表明,支持孤立主义的美国人达70%以上。孤立主义组织纷纷涌现,并与政界中的孤立势力相联系。此时一的“孤立组织五花八门,主要有美国退伍军人团、公民不参战委员会、国和平运动防止战争会议、国际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同盟,以及‘美国第一’委员会等,它们公开宣传孤立主义思想,并攻击国际主义。

(二)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的原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孤立主义在美国的盛行实际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因素。从历史上看,美国孤立主义思想早己根深蒂固,正是在孤立主义思想指导的美国对外政策下,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世界强国的历史转变,所以大多数美国人将美国取得的成就归功十孤立主义,正是这种历史认知使得美国民众将孤立主义视为神话。至20世纪后,虽然美国己不再弱小,且在20世纪初还进行过对外扩张,但是民众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想并无多大转变。

从现实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萧条,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人只有先将重点放在国内而无暇顾及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第二、一战后初期美国民众反战情绪高涨,诸多和平主义者一正是利用这种反战情绪而鼓吹孤立主义;第三、一战后欧洲各国由十战争挫败而无力还债,这更加深了美国民众对欧洲的厌恶,因为这对处十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民众而言难以接受;第四、战前德国和意大利在中欧、东非,日本在远东发动的侵略,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美国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利益。可见,一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既受到美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受到二三十年代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孤立主义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发展至顶峰状态。但随着美国国力和国际格局的改变,孤立主义外交己不再适合美国的国情,美国民间和政府中的一些人也看到了这种变化,并试图顺应这种趋势的发展,改变孤立主义盛行的状况;特别是在二战开始后,随着美国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改变也成为一种必然。

二、从孤立主义至国际主义的曲折转变历程

国际主义取代孤立主义虽然是美国外交发展的趋势,但在孤立主义正处十顶峰的状态下,其历程却是曲折而复杂的。国际主义要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注定要与孤立主义发生冲突,此时一国际主义的代言人是弗兰克林.罗斯福。这一时一期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过程则正是国际主义与孤立主义斗争的体现。

(一)斗争初期,孤立主义仍占优势

1935年,弗兰克林?罗斯福向参议院提出美国加入国际法庭遭到国会非议,并使孤立派意识到“有必要用立法手段束缚住行政部门的手脚,唯恐罗斯福重施威尔逊的故技把美国拖入战争”。1935年8月,在孤立派的提议下,美国国会制定了第一个中立法规定美国对交战国实施武器禁运;1936年,美国制定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的中立法,该法案还将此条款扩大至新卷入冲突的交战国;1937年5月,美国通过永久中立法,规定不准美国商船航行到交战区,不准武装美国商船以及对交战国实行非军火贸易的“现购自运”原则;三个中立法案的制定表明受命十美国危难之际的罗斯福在孤立主义情绪高涨,国内经济复兴和就业等问题面前,“外在的表现很像一个公众舆论的被俘虏者一”。[5]0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一希特勒正准备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全世界被世界大战的鸟云所笼罩。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下,罗斯福十10月5日在孤立主义势力大本营芝加哥发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说”,他指出侵略战争正在向世界各地蔓延,呼吁人们“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或中立主义。是逃避不掉的”,最后还暗示不排除美国卷入战争的可能h1“我们决心置身十战争之外,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险”。[6]这次演说可视为罗斯福与孤立主义斗争的一次实验,但仍遭到孤立势力的攻击,美国国内对国际主义仍然持怀疑态度。面对巅峰时一期的孤立主义势力,罗斯福在骤变的国际局势之下,代表国际主义开始与孤立主义进行交锋,但这一时一期孤立主义依然占据优势地位。

(二)公开斗争,民众开始有所转变

第一次公开交锋发生在1939年1月4日,弗兰克林.罗斯福向国会提案修改中立法,因为该法案明显是有助十侵略者一而无助十受害者一。但遭到国会中的孤立派强烈反对,未能成功。7月,他再一次在白宫会议上提出该问题,仍然失败。直到二战爆发一个月之后,中立法的武器禁运给英法带来显著不利影响,国会才勉强废除了武器禁运的条款,但还是保留“现金出货,运输自理”一项。

第二次的交锋是罗斯福十1940年底提出租借法案,但还是遭到了孤立派的反对。好在希特勒此时一欧洲的侵略行动逐渐使美国人意识到这不仅对欧洲也是对美国本土的巨大威胁,因此罗斯福赢得了国内舆论的支持,所以第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但是实际上,美国民众支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认为这样才能阻止美国卷入战争。

第三次交锋发生在是1941年10月,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应该对中立法进行修改,要求准许武装美国商船,准许美国商船进入交战区。罗斯福设法让国会中的人认识到:如果让希特勒占领欧洲,一方面美国将从此被排挤出欧洲市场,更重要的是德国的侵略极大的增加了美国本土受到轴心国进攻的危险。一个月后,国会通过了此提案。

最后为了让美国民众接受并正视欧洲战事,罗斯福采用了“炉边谈话”这一亲切而又富有实效的方式。英法对德宣战的当晚,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在谈话中,罗斯福表示美国将保持中立,但并不是要求每一个美国人在思想上也不偏不倚地保持中立,他一方面希望同时一相信美国可能避免战争,但另一方面也希望美国应该要行动起来以维护自己的安全。罗斯福政府的上述努力,使美国民众逐渐认识国际主义,并开始转变孤立主义情绪。

(三)孤立主义因珍珠港事件的轰炸而终结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国太平洋(601099,股吧)海军舰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日本的炸弹不仅炸沉了港口里的军舰,也彻底炸毁了孤立主义的思想堡泉。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当罗斯福到国会怒斥日本的袭击,同时一请求国会承认美国进入战争状态时一,他的要求在一小时一内就获得认可。珍珠港的事实证明了,传统的孤立主义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再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夕卜“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动摇了政治基础,国际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美国孤立主义阵线被彻底冲破。罗斯福为代表的国际主义与孤立主义势力的斗争终十取得胜利。

三、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思想转变的成因分析

美国之所以在二战期间愿意转变延续一百四十多年的外交思想,直接原因在十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冲击,使美国人民切身感受到奉行中立自保政策的损失。然而,这一转变的出现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

(一)国际主义伸张时一机成熟

1.骤变国际局势的助推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整个国际社会被战争的阴霆所笼罩,战争一触即发。而此时一由十国内经济复兴的需要需暂时一避开卷入国际纷争,三个中立法案的出台便是美国防止被拖入战争的表现。但随着时一局的不断变化,美国外交思想也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随着二战的爆发,希特勒在英法及美式绥靖政策之下,势如破竹,欧洲战局的发展远远出乎意料,波兰闪电投降,北欧被德国迅速占领,马其诺防线半月内被攻克,英伦三岛也变得风雨飘摇,德意两国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大有席卷全球之势,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所以骤变的国际局势要求美国走向世界,转变外交思想,阻止德国称霸世界。正是在二战的步步进逼之下,孤立主义势力不得不步步退让。

2.美国自身实力的增强

美国不管主动还是被动走向世界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作为支撑。战前,经济大萧条是培植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温床。二战初期,由十罗斯福新政的推动,美国逐渐摆脱了大萧条步上正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土业生产连续升高。其国民毛产值从1933年的560亿美儿猛增到1939年的911亿美儿,到1937年,土业生产占世界比重为38%,而同期英、德、法、日四国则分别为10%,11%,5%,4%,美国超过了四国的总和。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军事实力也不断提高;1933年美国军事支出为6.48亿美儿,到1939年猛增到10.75亿美儿。00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飞速发展,为美国走向国际主义外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美国传统观念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互影响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承担着拯救世界的使命,代表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是“新世界”,而美国之外的世界,在美国人看来,则是落后、令制、极端保守和道德沦丧的地方,是“旧世界”。所以美国有责任要求或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政治发展模式;“美国拥有世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其他人类只要放弃传统外交,跟美国一样奉行民主与国际法,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这种“理想主义”的传统观念最终必然驱使美国人积极发展自身,走向世界,在实力壮大后充当人类领袖;而国际主义则成为美国在时机成熟后的一项必然选择。

对外政策的核心是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即必须注重现实利益。一战之后,欧洲的衰弱和美国的崛起己经成了不可逆转的形势,美国想要完全孤立在世界政治之外己经是不可能的事。而随着纳粹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法国的覆灭和英国的岌岌可危也让美国意识到继续孤立主义不但不能使美国避免战争,反而会使美国在国际上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相悖的。加之,美国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积累,其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加强,为美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基础。正是在“理想主义”的先导之下“现实主义”的驱动之下,所谓“国际主义”应运而生。

(三)美国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美国是一个商业立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贯穿整个美国历史。一战时一期美国靠贩卖军火、战争物质和贷款在战后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虽然欧洲各国在战后大都无力偿还美国债务,但是美国通过一战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的40%巩固了自己在拉美和远东的市场。二战初期受孤立主义影响,国会通过了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运送作战物质。受中立法案影响最大的是就是那些军火商和资本家,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军火贸易是最能解决美国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为了逃避另一次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战争是最好的办法”。[9]0所以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加速了美国走向国际主义外交思想的步伐。

(四)罗斯福的巨大作用

孤立主义最终转向国际主义,与弗兰克林•罗斯福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有学者一说“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上半期的美国外交,可以看做是罗斯福一个人的外交”。从罗斯福与孤立派的博弈中,便可看出,罗斯福是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思想转变的领航员和舵手。当国内处十经济复兴时一期,他俨然是一个孤立主义者一,但在国内经济步入正轨之后,面对国内依然强大的孤立势力,面对国际时-局的风云变幻,他纵横裨阖,审时一度势,顺势出击,力挽狂澜,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舞台,引领着美国外交最终走向国际主义。此后,当美国在海外扩张受挫或国内问题突出时一孤立主义虽偶有抬头,但它再无法主宰美国的外交政策。

综上所述,从1917年威尔逊总统开始倡导国际主义开始,经过二战期间以罗斯福为代表的国际主义阵营的不懈努力,美国终十从保持中立到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成为主导大战胜利的大国,这中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诞生以来的外交传统—孤立主义,被珍珠港事件无情地敲碎了,代之而起的是新时一代的国际主义外交。而这种转变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仍是出十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国际主义确立为美国外交主导思想后,不仅主导了美国参战后的外交政策,还成为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设计以及冷战开始后对苏联遏制战略的思想基础,并一直沿用至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