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峰:“产业+科技+金融”模式助力打造小微场景金融
来源:财经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9-07-16 10:03:01

财经时报网消息 7月6日晚,“2019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之夜” 闭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闭门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承办。会上,百融云创创始人、CEO张韶峰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

阿里做支付宝掀开了金融科技的序幕,之后像余额宝是理财的一种创新,再之后就是线上的消费贷,以及利率高、额度低的现金贷。我们认为这是金融科技的上半场,是浅水区,得流量者得天下,互联网的占比超过金融。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认为金融科技进入到下半场,第一是线上消费贷额度、利率、收款方式有很多限制;第二是最近这两年政府力推的中小企业贷款。进入深水区、下半场阶段,流量一样重要,但风控变得比以前更重要,金融属性明显增强,未来占比可能会超过一半。

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上半场中几乎是缺失的,其错过了线上消费金融,阿里和腾讯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金融三件事情最重要:资金、获客、风控。在线上零售贷款业务中,传统金融机构基本上只有资金,流量和风控由互联网公司来做,所以本质上是同业业务,但也可以说是零售,叫做对公零售,而互联网公司做的零售叫做对私零售。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业务的选择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到底选择做对公零售还是科技业务?重大区别是零售信贷是技术驱动,科技业务80%的工作靠计算机完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做对公零售。对于有远见的银行家,获取短期利润的同时,还要考虑是不是与科技公司合作,做技术赋能,至少有三种:(1)数据赋能,(2)模型赋能,(3)IT系统赋能,从而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

金融科技的未来趋势

金融科技进入到深水区下半场,我们认为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会被淘汰。前几年很多创始人、团队核心人来自纯互联网公司,产品体验和运营的权重远远超过金融本身。他们不太在乎风控能力、资金成本和流量成本,导致传统金融机构无法与其竞价。但从最近强监管和推动普惠金融的趋势来看,贷款利率受到限制。有一些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也会很难生存。因此公司要长期经营,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风控水平、可接受的资金成本和可接受的流量成本。

未来,在小微领域,传统金融机构有可能会打一个翻身仗。第一是流量,互联网公司不掌握小微流量;第二是风控,传统金融机构会逐渐提升风控能力;第三是资金,小微能接受的资金成本远远低于消费金融资金成本,互联网公司没有优势。

未来有几个方向可以探索:第一是广义供应链,即以核心企业或央企为核心的供应链,传统供应链基本上就是一级,但是能不能再穿透一级二级甚至N级,要靠区块链技术来做;第二是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可能本质上就是B2B的交易平台,但在某些垂直领域做得不错;第三是工业园,聚集了大片企业,可以与园区合作建立数据平台、金融赋能中心等;第四是政府金融办与大数据局合作,做小微企业信息聚集平台。

目前,百融云创正在探索的模式是:产业互联网平台+科技平台+金融,一侧是产业平台,占50%以上的份额;中间是像百融云创这样的智能科技应用平台,一侧是金融供给侧,这样的模式,令风险比较可控。

举个例子,普惠金融三个客群中,“三农”是最难做的,很多农商行、农信社真实不良率就超过30%。百融云创与很多本地机构合作,他们能去覆盖真实的乡村场景,比如集市、养殖会、种植户等。也就是形成了乡村场景+科技平台+金融机构的模式,助力三农普惠金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