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峰澳洲巡演火了看中国文化的出海启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11-10 18:43:15

“汪峰,火了!”身在澳洲的朋友在电话那头激动异常,她刚参加了汪峰在当地举办的一个演唱会。“大家都在跟唱,唱《我爱你中国》的时候,好多人都哭了,”朋友在那头绘声绘色。

朋友并非虚言。据报道,巡演在墨尔本和悉尼两地购票观众超过1.3万人,有市场分析师称,这个成绩创造了大陆艺人在澳巡演的新记录。此外,汪峰本人还应邀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

汪峰此行,可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既回馈了投资人,又给海外游子来了一场大家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

熟悉文化出海的人都知道,汪峰澳洲演出成功的难得之处在于:这次演出,真正在海外,用中国本土的流行文化赢得了市场,不仅娱乐了受众,也感染了主流社会。中国大陆艺人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产品出海之路崎岖难行:这个市场充斥了太多徒有虚名或者连虚名都没赚到的失败案例和“伪成功案例”。

从维也纳金色大厅到悉尼歌剧院,近些年出国镀金的国内艺人和文艺院团不在少数。有些人拿着财政的钱在海外赚吆喝,赚不到吆喝就花钱、托关系请人吆喝,然后再回国吹牛皮,以至于外宣变成了内宣,文化出口变成了自娱自乐。记者在悉尼常驻期间,就常获赠国内院团的演出增票,逢年过节更是应接不暇。

对待这种现象,积极投身文化产业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直言:“有些人拿财政的钱,到海外去,包场子,票卖不出去,发给当地华人、华侨、邀请别人看,回来汇报巡演了多少场……就没有想想,收入多少,亏了多少,基本上是财政拿钱。这种文化输出,是不能持久的。”

要根治文化出海乱象,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让商业和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商业化运作,让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出海的主流,真正甩开政绩包袱,实现基于受众评价的优势劣汰,真正做到走出国门的都是精品。

澳洲巡演投资者、澳洲星文化负责人沈立峰表示:“理性的投资者会做足功课,客观评估艺人号召力、策划演出团队实力、目标受众定位等等,然后再决定是否跟投、投多少,这是一个十分理性的选择,需要计算诸多因素。即便如此,仍然没人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你要参与,就必须承担风险。”

不难理解,一旦让市场做主,组织者、策划者、演出者、投资者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仔细衡量投入/回报比,在产品质量、推广宣传等方方面面做足功课,最大限度挤出不且实际的定位和好高骛远的欲念,避免资源错配与浪费。

而一旦商业与文化结合,其利好效应绝非单向的、线性的,而往往是双向、多向、放射式的,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容易产生所谓蝴蝶效应,带来海量商机。

在汪峰巡演期间,一款手工制作的Kimos UUG雪地靴突然在代购圈引发关注,原因仅在于澳洲歌迷在见面会上,向汪峰的那个“她”赠送了这款靴子。一场演出为投资者带来了回报,为歌者带来了声誉,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引领了消费倾向……这样的文化商业新生态耐人寻味。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文化出海这件事。此次汪峰巡演的成功和美誉,显然集中在澳洲华人圈子,这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大家不会为现场洋面孔不多而遗憾,一如人们并不期待小品能拥有众多北美拥趸,京剧能赚到大批欧洲票友。

尽管如此,这次巡演仍震动了澳洲主流舆论,让西方受众了解到中国也有摇滚音乐,平日低调内敛的华人朋友也会为本民族的流行歌手尖叫痴狂。对中华文化而言,这难道不是理想的出海之道吗?

好马配好鞍。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配得上高效务实、合乎市场规律的传播路径。突破旧思维、摆脱旧模式,大胆引入商业元素,闯出一条中华文化出海新路,这不单是艺术家的责任,也维系着所有看好、参与文化产业的投资人、策划人、赞助商的成功之道和历史使命(傅云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