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辛柏青从未主动立过人设,过往的温和形象不过是真情流露,可总有部分网友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盼着他“塌房”,甚至期待他闹出绯闻、另寻新欢来博眼球。这种猎奇心理,恰好成了营销号滋生的温床——在朱媛媛离世仅四个月后,关于辛柏青的谣言与绯闻便铺天盖地,本质上都是在“吃人血馒头”。
很多人直到5月21日辛柏青发布讣告,才知晓朱媛媛已与世长辞。这位在圈内口碑极好的演员,不仅观众认可,就连交情不深的同行也纷纷发文悼念。生前的辛柏青与朱媛媛,如同影视圈里低调的“鲜草”,不算顶流却不可或缺。若不是出于必要,辛柏青或许连讣告都不愿公开,毕竟他从未想过借亡妻博取同情。
可朱媛媛的关注度远超预期,她的离世带来的流量,让不少人动了歪心思。从8月开始,就有营销号毫无逻辑地将辛柏青与马伊琍“拉郎配”,编造两人“不远万里同去一家咖啡店、用同款杯子”的虚假剧情,全然不顾两人住址距离、日常交集等基本事实。更荒唐的是,这样的谣言竟有人相信,无视马伊琍离婚后专注事业与孩子、辛柏青自5月后便停掉所有商业活动的现实——彼时的他大概率沉浸在丧妻之痛中,忙着照顾孩子,哪有闲心赴所谓的“咖啡约”?
到了9月26日,又出现了新的误导手段:大量辛柏青的高仿号,将2023年的老视频剪辑后发布,视频里他穿黑色T恤问好、祝国庆中秋快乐,却刻意不标注时间。不明真相的观众误以为他“走出了伤痛”,却不知这是营销号在擅自操控他人意愿。若未来AI技术被滥用,甚至可能出现伪造视频,进一步扭曲他的形象,只为满足部分人的臆想。
其实,艺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缅怀逝者与过好当下并不矛盾,就像黄晓明、李乃文等人,在吊唁之后便回归正常生活——既不会因逝者止步不前,也不愿因过度提及而被质疑“蹭热度”。如今的李乃文凭借《731》的出色表现,国民度大幅提升,还拿下了代言,戏路愈发开阔。
没人能否认辛柏青的演技不输李乃文,若不是朱媛媛的意外离世,他这几个月或许也能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可现实没有如果,那些擅自揣测他的想法、编造谣言的行为,不仅失礼,更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节奏,外人不该用流量和臆想,打扰他与家人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