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永伟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大会公报也终于发布。由于这次全会事关整个“十三五”的布局,所以备受关注。现在公报出来了,很多之前的猜想也终于落了地。
从总体上来看,它全面地对中国当前的发展目标、发展目的,以及具体的发展战略都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布局,对怎么发展、为什么发展等问题都作出了回答,其中的亮点还是很多的。
首先,公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让“十三五”的发展方向变得更为明确。和之前的表述相比,这次公报中尤其突出了很多与民生相关的目标,例如,要求“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以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等表述,都说明了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追求的将不再是简单的、数值上的GDP或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是民生的切实改进。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公报将扶贫提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深刻地反映出了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其次,公报对“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动力做了全新的表述,将创新和效率的提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三五”是中国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这五年中,何处寻找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是一个大问题。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大量的投资驱动的,但这样的增长模式既扭曲了经济结构,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其本身也难以为继。因此,要在“十三五”内继续保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就必须要让创新和效率提高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怎么完成这一转变呢?公报给出的答案是,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同时,应该加快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的培育,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点对于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创新中的地位的肯定,是十分让人欣喜的,也给予了人们很多期待。另外,公报对减少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表述,也十分务实,值得肯定。
再次,公报首次将“绿色发展”作为单独一节进行论述,体现了对发展理念的根本转换和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公报中,给出了很多对这一难题予进行破解的尝试方法。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是,公报强调了“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这种用明确产权、通过市场交易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相对于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的治理思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最后,公报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予以了重点强调,对发展的最终目标给出了说法。过去,很多人,尤其是各级官员错误地将经济发展简单理解为GDP,或者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为了GDP的提高甚至不惜牺牲民生。针对这些问题,这次公报的相关表述可以说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公报指出,发展成果必须由全民共享,要求全民共同买入小康,这些都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除了这些方向性的表述外,很多关于民生的具体表述也极有看点。例如,公报要求放开二胎政策,就是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反应了很强的政策务实性;此外,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等,也是相当有突破性的表述。
总而言之,这次的《公报》为“十三五”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给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当然,这一蓝图究竟能否成功实现,《公报》中的很多表述能否最终得到落实,最终还要依靠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为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搜狐财经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