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月23日拍摄的 “葛洲坝”号纯电动散货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作为我国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此次下水和命名的“葛洲坝”号在纯电动力与智能技术应用上实现多项突破,标志着我国内河航运绿色智能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据介绍,“葛洲坝”号纯电动散货船总长近130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3万吨。船舶配备12个锂电池箱式电源作为动力源,总电量达24000千瓦时,支持快速换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
10月23日拍摄的 “葛洲坝”号纯电动散货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在智能化方面,“葛洲坝”号搭载了先进的智能驾控系统,集成多链路网络通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表示,“葛洲坝”号不仅实现远程驾控、自动靠离泊功能,更打通新能源动力、智能驾控、配套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成功验证大容量电池、分布式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
据悉,“葛洲坝”号投运后,每年可替代燃油约61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2吨。
10月23日拍摄的 “葛洲坝”号纯电动散货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0月23日拍摄的 “葛洲坝”号纯电动散货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