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等大国崛起可能促使新加坡外交发生大变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02 14:20:08

社论

联合早报的社论文章认为,印度、中国等大国的崛起,加上原教旨主义的盛行,为新加坡的多元社会注入不容轻忽的离心力。本来,文化及信仰都是构成个人身份认同的基本且合理的元素;但是,如果这些认同的成分加剧,却可能会对国家及国民身份认同形成拉扯。一旦这些强化的身份认同产生排外性,将威胁支撑社会稳定的基本国家共识,进而动摇新加坡外交决策所仰赖的基石。强化国民身份认同,因而必须是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小国无外交”并非一定是新加坡的宿命,只要国家继续成功,新加坡仍然能在国际社会创造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李显龙总理在纪念我国首任外交部长拉惹勒南的讲座上,所阐述的外交政策信念。他指出,国家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内部安稳、国人团结一心、国内井然有序等前提上,没有了内忧,方能对外捍卫国家利益。他说,尽管经过了50年,国际环境已经大不相同,攸关新加坡存亡的基本事实并没有改变。

在庆祝独立金禧年之际,李总理的这番提醒无疑是适时的。经历了50年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出生在战后和平环境里的国人,恐怕会忘却新加坡所面对的险恶挑战。这些不变的残酷现实,值得反复重申。无论如何填土,新加坡并无法改变被有时并不友善的大国所环绕的“小红点”的地理现实。尽管实行了多年的国民教育,采用英语为行政语言,新加坡依然是多元种族、语言和宗教的社会,国民存在多重的身份认同。

正是因为对这些脆弱性有高度的自觉,建国一代无论朝野,都愿意超越多元性,致力于建设各种族及宗教能和谐共存的社会,齐心发展经济,厚植实力,一方面让存心不良的外部势力有所顾忌,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广结善缘,分享成功经验,让其他国家重视新加坡的价值。这个成功的秘方,并不会因为新加坡人均所得迈入第一世界行列而改变;相反,正因为可能“怀璧其罪”,新加坡反而必须更加提高警惕,确保催生外交能量的内部因素维持强壮生命力。

当然,在不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建国时的冷战大格局,让新加坡能够在敌我分际清楚的环境里趋吉避凶。冷战结束的红利并没有保持多久,如今的时局则出现了越来越多考验外交决策者判断力的变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相对式微,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以极端教义为号召的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气候暖化的挑战,乃至于中美、美俄等大国新博弈,都对小国的生存发展增添更多压力。

新加坡经济社会条件的持续改善,同样制造了新的外交挑战。新一代的国人或许误以为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是天经地义的常态,因而觉得不必要再如建国一代那么如履薄冰,希望能多享受生活。殊不知新加坡的国际地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时付出巨大努力,也仅能保持现状而已。这种国家先天条件的不足,才是真实的常态。国人唯有内化这个认识,并代代相传,才能确保国家的竞争力和外交实力不被削弱。

社交媒体的勃兴所造成的众声喧哗状态,也对外交工作构成相当的挑战。如同国防安全一样,外交领域有其天然的机密性。但出现民粹倾向的民主化大潮,加上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导致原本属于精英作业的外交政策,面对了更多的社会参与的压力。政党竞争的选举需要,也可能导致外交专业的政治化。如何在社会更开放之际,维系外交政策的专业性,是新加坡未来所必须克服的问题。

印度、中国等大国的崛起,加上原教旨主义的盛行,为新加坡的多元社会注入不容轻忽的离心力。本来,文化及信仰都是构成个人身份认同的基本且合理的元素;但是,如果这些认同的成分加剧,却可能会对国家及国民身份认同形成拉扯。一旦这些强化的身份认同产生排外性,将威胁支撑社会稳定的基本国家共识,进而动摇新加坡外交决策所仰赖的基石。强化国民身份认同,因而必须是长期不懈的努力。

面对这些新的变数,新加坡必须不时反省自己面临的不变挑战。国人尤其应当对自己的义务有所自觉,多关心时局,特别是国际时事,而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只关注身边的衣食住行。保持健全的国际观,不因高远的理想蒙蔽了对残酷现实的认知,才能超然于选举热情,抑制外交课题被不智炒作,伤己国家长远利益。这个日常功课,必须也是新加坡外交的不变条件之一。(联合早报)

新闻热词